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锻造高效优质课堂
(2020-07-29 20:20:47)
标签:
教育课堂教学 |
分类: 高效课堂 |
贺丹君
一、根据科目组合、班级学生的基础确定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始于教学目标的制定而终于目标的落实,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目标设置的优劣,教材处理的得失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首要环节。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心投入,并体会探究的幸福和乐趣;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即将面临的2008年江苏新高考,除语数外以外,综合科目有着不同的组合,以理科为例,可有4种组合模式,即物化组合、物生组合、物政组合和物地组合。很显然选择不同组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奥苏贝尔说过:教学成果的秘密在于明确教学的起点。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选修科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特点出发,确定恰当的起点,适合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咀嚼”起来感觉有味道。这样,课堂才会有生机,才是有效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才能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二、根据确定的目标选择训练材料
1.基础性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作准备,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高考注重以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练习的选择上,一定要遵循基础性的原则,要弄清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能直接运用基础知识的题目,一般说来,要占整个训练材料的70%左右,切不可贪全贪深,好高骛远。只要夯实基础,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2.生活性每个人都是关注自己的。如果外界输入的信息和自己有较高的相关性,就会引起感知者的注意。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课堂上教师选择的材料内容和学生的相关度比较高,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做过的练习题中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错例,拿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这些源于学生本身的练习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教学走向优质高效。
3.鲜活性复习课如果是炒冷饭,一些学生容易厌倦,甚至无所事事。因此,在选取材料时,必须是求变求新,采用鲜活性、时代感强的材料及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材料,因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使教学更具说服力、更具感染力,促进学生求知的进取性、思维活跃性的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效果更明显。
4.典型性典型例题指能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最一般、最能说明问题、具有较强代表性的题目,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通过典型例题的层层递进式剖析,使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再现和实际的应用,举一反三,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解题规律与方法。
5.针对性材料的选择也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高考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科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三、根据复习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学活动
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复习教学也必须从“复习课”转向“复习活动”,不应成为事先设计好的课件的展示。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个环节成为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探索、思考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善于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活动的设计上,可以运用新材料来创设情境,从新视点出发,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不断引发思维的碰撞,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要注重学生在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的“学得”,也要注重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习得”。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教学思想,即知识在训练中获得,体验在训练中得到,理念在训练中形成。
四、打造充满激情的课堂
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灵伸展与灵魂成长的导索----火把,而教师则是点燃火把的火源。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首先需要一位充满激情的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就像一个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一样,是课堂的引导者。让课堂充满激情,首先在于教师是否充满激情,因为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在课堂上,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会感染学生,会使课堂处于一种完全激活的状态,使学生的投入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同样需要一批充满激情的学生,而要让学生充满激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只有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被真正激发起来,才会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