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148句(下)

(2020-03-31 09:49:42)
标签:

语文

学习

复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75.《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6.《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77.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8.《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9.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8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语文月刊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81.《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83.《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8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85.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86.《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7.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88.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9.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

9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91.《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9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9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94.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9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96.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98.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99.《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00.《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2.苏轼在《赤壁赋》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0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4.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105.《卫风·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比兴手法,指出任何事物皆有边界,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自己对男子的忍耐以已达限度。

106.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8.杜甫《望岳》中点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9.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0.李商隐在《锦瑟》中,写美好的愿望终如蓝天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蓝田日暖玉生烟”。

11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形容箫声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给人以美的享受。

11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以“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点明时令后,慨叹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险,表达对友人牵挂不舍之情。

113.《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114.《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1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6.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还讥笑她,她却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17.在《离骚》中,屈原在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面前,内心烦闷失意、走投无路,却表示“宁溘死以流亡兮”,语文月刊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这种丑态。

118.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老师发怒,宋濂依然“色愈恭,礼愈至”,甚至不敢说一个字反驳。

11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20.《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1.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2.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123.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鸟嘴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2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25.《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26.《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127.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星辰的触手可及、行人的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8.苏轼《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两句,是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强调了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

129.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130.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常被人们用来表现亲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131.《诗经?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3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志。

133.《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34.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135.《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136.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形容自己四处漂泊,形单影只的凄凉处境。

137.苏轼的《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句,写出茫茫江水,浩瀚无际,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

138.姜夔的《扬州慢》中“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写金兵数次南侵,造成扬州城一片废墟,令人厌谈战事。

139.《阿房宫赋》中,“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星星来比喻镜子,既贴切又形象。

140.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古讽今,说明宋人自取下策,连六国也不如的原因的句子是“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41.杜甫在《哀江头》中发出“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慨叹,姜夔《扬州慢》与此类似的感叹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42.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143.苏轼《赤壁赋》中,用使动手法描写箫声艺术魅力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44.苏轼《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两句,写作者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太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145.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描写出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景象。

14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47.孟子主张遵循生态规律,合理砍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与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一致的。

14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连绵不断和高大雄伟的语句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