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卫生管理经验之我见

(2019-10-23 12:35:12)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班级管理

分类: 班级管理

胡广

  抓狂篇

  高一接手105班,以为当高中的班主任很轻松,因为高中生年纪大些,会听话些。刚开始担任班主任时,我卫生管理上比较粗放,对学生的要求不够具体。人又吃了亏,戏又不好看。我几乎天天都在强调:“大家要负责任!打扫要认真!”但经常还会出现打扫不彻底的情况,第二天追查,往往又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班主任很气愤,后果很严重!秦始皇当年推行“连坐”的政策,我呢,也学学他老人家,哪里扣分了,全组罚扫。可是即使全组罚扫也并未达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相反还让那些头天认真打扫的同学心怀不满。这让我快抓狂了。

  苦闷篇

  第二学期开始,我依然天天在强调:“大家要负责任!打扫要认真!”但是没什么收效甚微。学生不搞,我来!于是我怀着一种悲怆的心情踏上了抢夺红旗的征途。每天清早6:50到教室,自己亲自动手。首先摆好课桌,然后像工兵排雷一样打扫教室每一个角落。放学后,看到学生打扫过依然是“满目疮痍”的教室,我又开始了清扫工作。最初同学看到后很惊讶,也有几个帮帮我。我感到几分欣慰:唉,这世界上好心还是有好报!可是过了不久,这份欣慰就“褪色”了——帮我的总是那么几个懂感情的老实人,那些不搞卫生的学生,玩得更起劲了。

  我到底是班主任还是清洁工?我很苦闷。

  反思篇

  整整一个学期的郁闷的清洁工作让我有了一些回报:流动红旗得到了三次,本班学生也知道“胡老师是个好人”(学生QQ空间里说的),别班的学生也常常送来一些哀怨而同情的眼神,周末,我和几个朋友吃饭,大倒苦水。朋友说:“这是制度的缺失造成的。你想想,一个班主任天天去扫地,如同一个集团公司老总天天去冲洗厕所,一个学校的校长天天去捡槟榔渣一样。”朋友的话让我醍醐灌顶。

  我开始了认真的反思,我怎样才能管好班级的卫生工作呢?在网上狂找资料。后来,我跟魏书生老师学了一招,魏老师在介绍他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时曾举过一个例子:在他的班上,每个同学都是“官儿”,甚至有专门保管桌罩、手套的“桌长”,每个“官儿”的任务都非常明确:像“桌长”就是负责每天检查同学们的桌罩和出操时要戴的手套是否整洁干净。

  刚进高二,我就迫不及待的试验这种方法了。每天的卫生保洁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比如要求坐在饮水机旁的同学及时清理倒掉积水,要求倒垃圾的同学倒掉垃圾后要将垃圾桶清洗干净,每周有专人负责清洗黑板等等。如此一来任务明确,谁都没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即使偶尔有学生未按要求做,我处理起来也有了针对性,不会出现“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情况。

  甜蜜篇

  高二第一次轻易地得到流动红旗时,学生很兴奋。我一激动就丢出了一句让学生高兴而我有些后悔的话:“只要你们努力,得到一次流动红旗,就每人奖励棒棒糖一根。”就是这句话,让我不得不从菲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买了各式各样的棒棒糖:马大姐的,真知棒的,徐福记的……一个学期快结束了,我的105班没有周周都得到流动红旗,但是却没有了因为卫生而扣分的情况。现在,我依然是每天清早6:50到教室,但我不用天天做105班的清洁工了。周末大扫除时,我常常也会参与劳动。扫除完毕,带着一些微汗,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劳动的同学说:“其实劳动也能让人快乐!我为我们105自豪!”现在每天,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打扫卫生。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每当班会课上,看到学生含着棒棒糖,开心的笑着,我心里很甜蜜。

  卫生经篇

  我的“卫生经”就是:

  第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中学生最容易模仿,因此,班主任的思想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卫生打扫中,班主任以身作则,能让学生口服心服,并且能带动学生打扫卫生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班主任以身作则并不是事事都亲为。事事亲为,一是自己觉得特别累,二是会助长学生不愿动手动脑的陋习,产生依赖心理。

  第二,班主任一定要将卫生工作细化,责任到人。人管人管不住人,制度管人才能管好人。细化班级卫生制度,做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制度主要有:承包制度,将卫生责任包干到个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奖惩制度,奖勤罚懒,班主任要及时总结,并将奖惩落实;干部制度,多让学生当卫生干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另外还要注重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帮助班主任进行管理。

  第三,要多表扬。表扬是对学生进步的肯定,表扬是对学生的激励。学生之间有差异,但是他们内心渴望被人认可的心态是相同的。卫生工作中,班主任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做得好加以肯定,强化优点;做不好在鼓励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批评,弱化缺点,引导学生进步,从而养成好的卫生劳动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