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级管理观
(2019-10-07 08:37:05)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覃梅兰
一个好的班集体是一所学校不断前进的有力后盾,是学生家长信赖的有力基石,是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在学生发展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便在新的教育氛围中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笔者认为班主任应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班主任实现教育目的,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要摆着高高在上的架子,这样容易使学生避而远之,不敢与班主任接近,更不敢与班主任沟通,班主任就无法了解学生,工作为此也会受到阻碍。所以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使师生之间建立起能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做到:
1.尊重学生的人格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一心一意地为学生好,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为什么?主要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缺乏尊重,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适得其反。反过来,如果多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刚当班主任时,笔者总以为“严”字当头来管班肯定效果很好。每次学生犯错时,不问其原因就劈头盖脸责怪学生,学生当你的面能承认错误并答应今后改正,可你不在时他的老毛病会重犯,让你不胜其烦,效果也较差。后来经过不断地反思,总结出这种方法行不通,何不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解决问题,结果得以证实,新的做法是对的。像我们班有个学生为了出去上网,他编出一些谎话来请假,他说:“我父母不在家,这周的生活费还没有得,需放早学后外出去亲戚家要生活费。”因为他是寄宿生,根据他的情况笔者就批准了。到中午时,笔者打电话给他的父母想问是否真实,父母回答说:“生活费早给他了,他有些爱好上网,可能是出去上网了。”得知消息后,等他回校,笔者没有立刻质问他,而是先跟他说:“你在老师的印象中,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从你身上老师看到了很多希望,今早你因没有生活费而请假外出,我知道了却没有主动帮你解决问题,在这老师向你道歉:我错了。”听到这话,他连忙说:“老师,是我错了,是我欺骗了你,我请假是为了出去上网的,以后我不这样做了。”趁热打铁,笔者把关于上网的危害性告诉了他。通过这事以后,他真的做好了,不再说谎,不再乱进网吧,学习努力了,成绩也不断地进步。因此,教育离不开尊重,有了尊重才有成功的教育。
2.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班主任如果能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诚地帮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学生,就会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自然地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达到心与心的融通。在一次班级军训中,有一个学生突然晕倒,大家见到这种情景很害怕,不太敢动,笔者却二话不说马上跑过去叫几个学生帮扶到笔者背上,快速把她送到校医那检查。结果是她早上没有吃早餐引起低血糖而晕倒,吃点东西稍休息就好,笔者交代一个学生护理她,出去买了些食品回来给她吃。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她慢慢地恢复了,含着泪地对笔者说:“老师,我这么大个子你也背我,谢谢你,我一定要坚持到军训的最后。”笔者也高兴地点点头说:“老师相信你,但还是要注意身体。”另外,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有一个学生连续几天上课都没精打采,上课少抬头,不积极回答问题,缺少了往日的笑容。笔者感觉不对劲,就私下跟他了解情况,得知他的父母刚离异,所以他很烦恼,不知如何是好。后来经过笔者有情有理的开导,最终他从那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回到往日的生活中。很多学生有困难的时候,笔者都能主动帮他们解决,这无形中使学生觉得老师不仅没有像他们想像中那么不可靠近,而是像亲人一样在身边,倍感亲切,彼此之间也增加了信任。往后好多学生有事没事都主动跟笔者沟通,解决事情也容易多了。
二、以身作则作表率
教育家诺乐特的一段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含羞;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里,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里,他将学会爱这个世界……因此,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行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而且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工作中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班主任首先做到,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班自习课的纪律一直都不好,教室里总是不安静,吵吵闹闹,干什么的都有。笔者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自习课的宝贵时间利用好,虽然纪律好了,但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些学生的桌面还是空空的,他们宁愿发呆一节课,也不愿看书。这个问题困扰了笔者好长时间。后来笔者想到一个办法,每天自习课,笔者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大家了,而是自己在讲台上专心地看书、学习。不出几天,大家也知道拿出书本来学习了,渐渐的,大家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不管教师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
三、用爱管理教育
爱是无声的语言,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不知不觉中沐浴着教师的爱。有人这样说:师爱似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师爱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有人这样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这都说明了教师的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要想把班级管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关怀,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问候,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1.用爱激励学生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亲近,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应尽心尽力地把爱洒给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让被动变成主动,让教书育人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激起向上的力量。像初一时,我班有个女生,平时沉默寡言,没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成绩还不错,入学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总分竟排在班级的前五位。这开始引起笔者的注意,笔者看成绩后发现,她的语、数、英、思品科都是优秀,唯独历史只得40多分,如果这历史科再得优秀,那第一肯定是她了。过后笔者找她来谈心,帮她分析为何出现这种现象,找原因,找对策。她很感动,并承诺:我肯定要努力,以全科优秀的成绩给老师看。工夫不负有心人,她在期末考试中全科优秀,而且竟以95的历史科高分完成她的承诺。这就说明了教师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施舍自己的爱。
2.用爱温暖学生
现在乡镇的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打工,没有了父母的关爱,只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在身边的爱护,但这种爱又是隔代教育的爱,无法做到真正的关切孩子。作为班主任就得要真正下苦工夫,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世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要在生活上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了,生活有困难了,笔者总能放在心上,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与班上的同学一道帮助他们,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
3.用爱鞭策学生
真心爱护学生,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那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爱中带严,严爱结合,是科学理智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适度、合乎情理。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批评也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学生,更不能歧视。情感上要不厌其烦,多与他们沟通,说话不挖苦,要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是真心地关爱他们,让他们从关爱中认清自己的不足,从而听从班主任的教诲,慢慢改变他们的坏毛病,进而在纪律上、学习上能自励进取。
四、以赏识教育助学生迈向成功
一只手五个手指头,有长、中、短之分,一个班级也免不了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之别,但他们各有所长,缺一不可。所以班主任不要只看到优等生,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学困生,其实中等生只要拉他一把,他也可以进入优等生的行列,学困生也不见得样样都差,他也会有过人之处。这就需要班主任多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给予关心和赏识,发挥其所长,补其所短,失望也会变成希望。正如作家杨朔曾经说过:“每个人的心里都埋着一团火种,只要善于拨弄,它就会熊熊燃烧。”因此班主任要多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平等可以营造融洽氛围,爱心可以使枯木复苏,耐心可以修好破罐。班主任虽然不可能将自己的精力在同一时期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但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全体学生,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就一定能够发现学生身上潜藏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地促使他们迈向成功。
班主任工作是一条永远流淌不息的河流,班级管理是一首永唱高音的歌曲,它需要我们每位班主任共同去梳理、去谱写。让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宽严适度,用自己的一颗爱心、诚心、热心、责任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同时,通过多方努力把我们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也提升到一个高度,在教书育人的沃土上开垦出更多属于班主任的一片片绿洲。当学生学有所成、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大展宏图之时,也是我们最感到欣慰的,那时我们会感到更幸福、更充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