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教学反思中提高
(2019-06-30 11:25:05)
标签:
教育教师 |
分类: 教师成长 |
教师在不断地反思中学习,在不断地反思中探索新的方法,在教学反思中改变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成绩。这样我们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教学反思的获取来源或途径有许多种:主要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来获取,也可以从他人的教学中,从所阅读的资料中来获取。教学反思在我们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处于最后,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一、做好教学前的前瞻,提高教学分析能力
我们的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我们教师大多数都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而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我们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中本”这一理念的过程。要做好教学前的反思,必须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学习特点,我们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每年我们面对的学生个体都不同,他们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学习特点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每次都要做出新的改变来适应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二、及时抓好调控反思,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调控性反思就是及时、自觉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会有许许多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表现,也会有许许多多我们预料不到的问题,也会有许许多多突发问题,我们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变能力并能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我们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为了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捕捉我们的教学灵感,并及时调整我们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及时地在教学过程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并能及时地作出适当、正确的调整。
三、进行教后反思,提高评价能力
教后反思就是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我们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后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我们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我们此次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我们教师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把我们的实践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这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症结,探索出更好的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评价能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后反思,首先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过程,扬长避短。在我们的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我们,要根据不同单元的基础知识和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的具体反映情况,灵活地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新的课程主动参与探究,在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可能会对同一个知识点有许多不同的感受,提出不同的疑问,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上要巧妙灵活地采用不同手段和方法来处理,课后反思时,还要重新认识这节已经讲授过的课程,总结出其中的精彩片段,思考其中的不尽如人意的失败之处。我们应该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鸣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我们临时应变处理得当的措施;课堂教学内容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我们所采用的某些教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与应用的过程,以及达到的教学的效果;我们使用的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的感触;我们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的改变与创新等,都要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我们以后在进行教学时作为参考使用。把我们教学过程中的疏漏、失误之处,做一个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教后反思,探究和剖析我们疏漏、失误的原因,探究出新的、比较完整的方法,并找到更好的补救的方法,及时对本节课的失误作出补救。让此次失误成为我们今后在教学上吸取的教训,有利于我们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教后反思,其次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反馈信息,亡羊补牢。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测验,仍然是我们教师检测我们的教学效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两块大阵地,一定不要敷衍了事,批完就过。我们一定要通过批改作业和批阅测验试卷,找出学生从中所反应的问题,找出其中的原因,针对多数人存在的问题,而后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补救练习;而对于极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个别辅导,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做出有针对性的弥补,这也是体现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师生凝聚力的一条特别的重要途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让学生感到我们老师对他非常了解,对他表现出来的问题非常关心,并乐于帮助他弥补缺陷,改正错误。他们才会消除敬畏心理,对我们有亲近感,才会主动走近我们老师,并把他们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上,努力地搞好学习,他们的成绩提高才可能有希望。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育效果,我们教师的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
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进行全面的反思,从不同的视角和新的方式来看待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以及隐藏在旧教学实践背后的各种假设,审视我们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旧的教育观念和假设是怎样限制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也意味着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我们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的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重新构建课堂,重新建里起全新的教学,促进我们自身教育专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与新课程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