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团队建设促班级管理
(2019-06-08 20:52:25)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的感到带好一个班级不容易,特别是在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目标,但共同点是以往的学习都不成功,成绩不理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缺乏人生目标,行为没有动力,自制能力差。由于在以前的学校尝到了过多的失败和打击,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严重受挫。很多学生和家长选择了放弃。因此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像一盘散沙,很多工作都难以展开,班级里状况不断。我初当班主任时头疼不已。一会抓出勤,一会抓宿舍,一会抓卫生。老师疲于奔命,但效果并不好。我开始思索,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管理班级呢?在十几年的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到以团队建设促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个功能健全、发展成熟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很多人在离开学校生活多年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当年那个班级。可见班集体对学生个体关系之密切,影响之深远。团体动力学认为无论正式团体还是非正式团体,都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团体动力来自团体的一致性,如其有的目标、团体规范、共同的思想和观点、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等。这种团体的一致性就会产生团体的动力。团体规范是一切实际影响个人态度与行为的某一团体中人们共同参考原则的总和。法律、道德、价值观等都是团体规范。一个团体中的成员都依照自己团体的规范去判断问题,决定自己如何行动。由此看来,如果一个班集体的班风正气,学风浓郁,那么学生的行为就会自觉的向集体风范靠拢,班级的各项事务都会井井有条。犯错误的同学也会感到内疚,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可以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言行,促进班级的良性循环。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通过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地培养和扶持起真正意义的班集体。集体主义精神并不是固有的,也不是虚无的,它需要培养并且也是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行之有效地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什么是集体,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地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班集体的团队建设目标呢?我认为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重点和特色。对一年级的班级来说重点是团队的建立。把彼此陌生的学生建设成一个有共同目标、共同规范、共同气质的团队。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确立团队的整体目标,形成团队的特色。我们可以借鉴大雁的飞行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大雁的精神,提出团队建设的目标就是大雁一样的团队。进而引导学生确立团队的口号,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意义作用,树立起我就是团队,团队就是我;我荣团队荣,我耻团队耻的信念。每个学生都要在团队中争当头雁,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团队的形象,要尽力带动全体同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有了团队的目标还不够,因为学生以往的行为习惯比较顽固,改起来很不容易,所以还要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来使学生逐步改变,促使团队的行动整体一致。一个新的班集体组合之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多种内容多样形式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造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从而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增强团队团结协作的活动有很多,关键是在活动完后一定要有总结,有分享,有收获;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团结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自觉约束自己,把团队的利益放在首位。班级的事务要靠大家一起来完成,靠班主任或者靠班干部是不行的,
对二年级的班级来说团队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团队的巩固和发展。使已经建立起的团队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团队意识进一步加强,团队的向心力更加稳固。学生在这样的团队中能做到自觉要求自己、管理自己,调整自身的行为,使之能够适应团队的要求和希望,并且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团队利益,使本团队成为学校里的佼佼者。团队意识不能仅靠灌输,更不能靠说教。培养团队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组织集体活动。一个团队不开展集体活动,学生个体就感觉不到团队和团队力量的存在,感觉不到个体对于团队的依存关系,就不会为团队的荣誉去努力,去奋斗。这样,团队的凝聚力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时候,为了强化集体荣誉感,需要将班集体置于年级或学校乃至社会的大集体中,开展班际或校际的竞赛或联谊活动,也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本团队特色的活动,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其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到了三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成熟和懂事,经过前两年的培养锻炼行为习惯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团队的运行走上了正规,这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为就业做准备了。团队的活动要在以往基础上有升华和拓展。因为即将迈向职场,对专业技能、应聘技巧上的要求就会更高。这时可以设置一些开发潜能、提升自信心的团队活动,让学生能充分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从而完善自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刻苦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尽力弥补不足。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还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也可以组织招聘现场的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应聘,以便在今后应聘中能发挥自如,找到并胜任自己心仪的职位。因为临近毕业,学生难免会有一些浮躁心理,对未来缺乏把握,情绪波动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在开展团队活动时给学生适当减压放松,同时多回顾团队以往的成绩和共有的回忆,让学生对本团队产生深深地依恋之情,并且愿意在最后的时间里为团队多付出,使团队建设画上圆满的句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团队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开展团队活动时,班主任要注重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让他们做团队的主人,在团队活动中唱主角,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这样就能实现自我教育。在多年班主任实践中我感受到抓团队建设是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向上的力量和潜能都能在团队活动中得以发展,学生之间能自觉得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很多问题不用班主任出面就可以解决。在一个成熟健全的团队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得到提升,避免了处罚机制,也就无形中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班主任再不用做消防队员,班级气氛温馨和谐,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团队建设能够轻松自然的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我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实践,收获更丰硕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