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

(2019-06-08 08:55:14)
标签:

语文

作文

学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难点攻略

所谓“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见解,作文的观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其次是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总之,站得高,想得远,挖得深,说得透,才能达到“深刻”的要求。高考作文对发展等级“深刻”有三方面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其难点及重点。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1.掌握把握本质的一些方法。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2.把握一些“理论武器”。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要注意吸收消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时时留意其他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断。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走进考场,根据需要,适时地、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会使你的文章具有思辨色彩。3.文体不同,把握本质的方法不同。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在文章中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议论文首先要有正确、科学的道理,而且这个道理还要尽量讲得深入、切实,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其次要有周密的论辩性;最后议论还要有较强的说服力。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一要求是前一要求的深化,或者说是深层次的表现。表现在议论文中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充实、严谨、丰富的论据是论点深刻的因;在记叙文中是情感与现象的关系,深挚真切的情是生动感人的叙述事例之因;在散文中是形与神的关系,朱自清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他夜间独游荷塘的因。其表现形式依文体而不同,但绝不是口号式的表白,而是理性思维与情感内蕴的自然显露。

观点具有启发性。1.观点要能阐发自己的独特见解。想他人之所未想,言他人之所未言。避免陷入“套路化”,写一些陈词滥调、空谈泛论。2.观点必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如果读者对文章的主要观点毫无兴趣,那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启发性”的。这就要求所论述的问题必须贴近时代,与时俱进,关注焦点、热点问题,凸显时代特征。3.观点要能够把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要做到“观点具有启发性”,就要分析得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的症结,把问题说到点子上。最后特别要注意四个关键点:叙述中渗透感悟,议论中点亮哲思,抒情中渗透理性,炼句中升华主题。

“文以载道”,任何文体的文章失去了一定思想的依托,所写之人或事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思想”就是“立意”。对于议论说理的议论文体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立意就是文章的灵魂,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文章的根本。深刻的思想展现给读者的不仅是独到的观察和认识,更是思维的魅力。

感受乡村

浙江考生

乡村是什么?乡村是我的童年,是母亲的叮咛,是几间瓦房,一棵樟树,是清脆的鸡啼,袅娜的炊烟和来来往往的质朴的身影……

霓虹灯的光影照着清脆的蛙鸣,时尚的音乐簇拥着青草般的蝉声,因特网传送着致富的信息,数码影片定格在夏夜的背景里。

我已认不出了你啊——我的乡村。我的眼前不时浮现着你过去的情景:成片的稻田,青青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还有那耕牛的哞声,落日的波光碧影,以及那屋顶上飘散的袅袅炊烟和那来自古朴村落的声声犬吠。

记忆犹深的是,村头有一棵几百年的大樟树,树下是一口葫芦形的河塘,河里有清凉甘美的河水,河水里有抓之不尽的鲤鱼、鲫鱼、泥鳅、黄鳝等。那个小河塘,是我和小伙伴们的天堂,天堂里有的是自由和快乐。村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渡口,那时候到镇里去赶集,乘小火轮从这里出发,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如果徒步行走,则需要两三个小时。而现在,小火轮的汽笛声已经听不到了,因为宽阔而平坦的马路早已将村庄与城区中心连接在了一起。双层公交车像一座移动的铁屋,过一会儿就有一个班次,只需十多分钟的路程,就将你带到城市的地带。

我已认不出了你啊——我的乡村。除了那棵大樟树,还在撑起如伞的岁月,村庄的一切都在悄悄地改变。

这里是法式别墅群,欧洲风情,现代气派,富丽堂皇,美轮美奂。而以前则是一间一间破旧的房子,木料结构,低矮潮湿,一有台风造访,便摇摇欲坠,四面透风雨,上下都是水,长夜难眠,担惊受怕。而今,这样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这里是村里的公园,花团锦簇,鸟语花香,树木扶疏。太阳初升的时候,人们络绎来到这里,有打太极拳的,有打羽毛球的,有练扇舞的,有练气功的……夕阳西下的时候,人们三三两两聚在这里,或躺在长椅上仰望星空,或围着石桌快乐地摔牌,或哄着小孩,或悠然闲聊,或悄悄说着情话……可有谁知道,这里曾经是村庄最肮脏的角落,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数十只粪坑散发着浓浓的臭气,令人恶心和厌倦。而现在,这一切都已渐渐地远去了。

这里是乡村的游泳池。听父亲说,这里原是放养水牛的荷塘。小时候,爸爸牵着生产队里的两头水牛曾在这里嬉戏、游玩,那水牛溅起的泥浆成为他记忆中最美好的图案。而今,这个荷塘经过了改造,河水清澈,碧波荡漾,蓝天白云,倒映其中,村中的孩子们像鱼儿一样在这里游来游去,好不快乐、幸福。

这里是村庄的学校和图书馆。这里曾经是香火缭绕的破庙,破庙里经常聚集着人群在赌博,他们兴奋或沮丧的情态,勾勒着一个时代的悲哀。而今,这里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校园,环境优雅,书声琅琅。校舍旁边那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又吸引着许多村民来这里阅读,他们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或跟随鼠标走向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

今天,我坐在城市的怀里瞩望乡村,我想,乡村是一个符号,她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乡村是一种精神,她激励着她的子民离开又回来;乡村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她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又不断地变幻着自己的色彩;乡村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她生长并成熟着。

【要点评析】

作者把来自生活的体验,寓于对典型的农村景象的描绘中,但又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运用了对比的形式来揭示农村改革开放的进程及巨大成果,用流畅的笔法把我国乡村由贫穷到富裕、由愚昧到文明、由落后到繁荣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以小见大”地揭示了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结尾部分运用排比句式抒发了自己对村庄的感情,此时,村庄已不再是村庄,而升华为一种精神。水到渠成,寓哲理思考于自然的情感表述中,观点具有启发性。

优秀范文二

好奇心

江苏考生

人们常说保持好奇心的重要,然而,我不禁要问,难道好奇心都于我们有益吗?君不见,马路上发生一点点鸡毛蒜皮的纠纷,往往会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以“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似的虔诚耐心观望,探头探脑;君不见,对于天灾人祸后的受难者,总有“好心人”来“嘘寒问暖”,一定要让当事人重温那不堪的往事后,带着几滴廉价的眼泪和“大快朵颐”后的满足表情欣然归去;君不见……

一个又一个事例让我们有些发傻,似乎眼见着“好奇心”被从至高无上的神坛上扯入泥淖还踏上两脚,忽的变成什么也不是了。这不禁又让我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于我们有益的好奇心?

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自幼多遭疾病,甚至因为猩红热烧坏了眼睛,从此世间万物在他的眼中只剩下模糊的光影。然而就是这个从不曾被命运女神眷顾的早产儿,却有着对宇宙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应了这从他身体里衍生出去接通光明与真理的触角,他用自己孱弱的身躯支撑起混沌宇宙的支架,用自己的不竭的雄心照亮科学圣殿的宝座,甚至穿越了历史积久的尘埃,头戴好奇心女神为他加冕的桂冠,一字一句地说,我是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

或许,从前后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已经发现“好奇心”本身根本就没有对错,真正的关键实际上是我们把自己的好奇心用在什么地方。

当我们无法遏止自己强烈的窥私欲,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与契机来满足我们变态的私欲时,好奇心就是一条喷火的毒蛇,让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人都陷入了一种难堪而危险的境地,引诱我们离美好高尚的路口渐行渐远。

而当我们把自己熊熊燃烧的好奇之火引向自然、生命的不竭探索时,好奇心又变了,她变得温顺而明媚,仿佛是露珠的光晕,孩童脸上的稚笑,阴霾中天空投下的第一缕希望。在失意时,她抚慰我们;在困苦中,她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在她善意的指引下,我们终会驶向光明的彼岸。

所以在生命的天平上,“好奇心”只不过是一个中立的底座,能否使天平倾向光明,在于试探的你是否有生命黄金的重量。

【要点评析】

作者善于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文章开头用一组画面再现了现实中好奇心的种种弊端,不同凡响,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既而又用开普勒面对不幸命运用好奇心换来桂冠的典型事例阐发了“好奇心”带给人的好处,从而运用鲜明的对比把“好奇心要用在什么地方”这一观点凸显出来。既不突兀,又让人耳目一新。总之,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化抽象议论为形象说理,是本文的亮点所在,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他们

上海考生

“他们”就如同一面镜子,透过镜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许多埋藏于人内心深处的东西。“5·12”汶川大地震,震碎了无数人的心,也同样令国民看到了许多埋藏在中华民族本质中的东西。

遭受了地震灾害的人民无疑是痛苦的,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无助、痛苦的表情,从内心中感受着他们的悲伤。面对地震的突袭,他们中有无数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去维护了身边的人;也有无数人在自己面临危难之时,依然在黑暗的废墟中鼓励着自己的同学、亲人。曾几何时,我们中有多少人埋怨着经济发展的高速令国民变得越来越冷漠;曾几何时,我们觉得太多的人利益至上,缺少爱。是他们,那些遭受了地震的同胞们,用巨大的代价唤醒了沉睡于利益中的我们,这世界上爱才是最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充满爱的。“孩子,如果你幸免于难的话,要记得妈妈爱你!”这是一位在震中为了保护孩子牺牲了自己的母亲未发出的简讯(短信)。当我们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时,每个人的眼眶都湿润了。他们——我们的同胞,令我们看到了爱,想到了地震无情人有情!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总理、人民解放军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救援。他们,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支精锐的军队。无数次,西方国家批评着我国的人权。如今,他们——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子弟兵,为世界呈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电视中的子弟兵,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煮着没有盐的白菜汤喝。“路都被泥石流冲毁了,空投也有难度,我们把干粮给了这儿的百姓。”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多么令人感动,令国民震撼。

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灾区同胞乃至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灾区的同胞,他们——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子弟兵,用他们的爱和行动令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爱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应感到幸福,我们应向他们致敬!他们也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将视线转向他们,一切变得更为深刻,感受到的是爱与责任!关注他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失误点击】

本文基本符合题意,把关注的视线由“我们”转向“他们”——灾区人民、政府、人民子弟兵,然后分别叙述灾区人民、政府、人民子弟兵在这一次地震灾难中的表现,最后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爱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感受到爱与责任。但作者所关注的“他们”,多数停留在面上,除了遇难母亲发短信算得上亮点外,其他均泛泛而谈,缺少“点”上的刻画。同时角度不够集中,不一定非要将“他们”分解。将“他们”定位在某一个平时不大关注的群体,反而容易把认识与感悟写出来,材料和内容相对都会更丰富些,思考也会挖掘得更深刻些。

失误例文二

怀想天空

江苏考生

天空,一个我心中最美的词。

天空有着不同的颜色,蓝色的天空,那是纯洁的象征,那是宽容的象征。

傍晚绯红的天空那是爱的象征。

雨天灰暗的天空那是壮烈的象征。

怀想宽容的天空

一只脚无情地踩在紫罗兰上,它被碾碎了,但它却在脚底留下了一缕余香,这就是宽容。我怀想宽容的天空,我追寻宽容的天空。

一不小心将别人的杯子打破了,你说声抱歉,对方面带微笑地回了句“没关系”。这就是宽容,宽容让人快乐,宽容让人舒畅。

宽容有度,宽容待人,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宽容的天空。

怀想爱的天空

母爱、父爱、朋友的爱、老师的爱……爱的天空五彩缤纷。

冬日里母亲递来一杯热水,那是爱。酷热难耐的夏天,父亲送来一杯冷饮,那也是爱。

爱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那些贫困穷苦的人感到一丝温暖;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望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无论大爱小爱,都是伟大的。在爱的天空下,花儿也开得异常艳丽。

怀想壮烈的天空

人的生活需要一些插曲,平平淡淡的人生不是有意义的人生,人生需要壮烈。

屈原的一生很壮烈,他为国为民不求回报,但天公不作美,他最后抱石投江壮烈死去。

壮烈的一生不一定要以壮烈的死作为结尾。司马迁他也很壮烈,受了无尽的屈辱,但他不屈服,是的,这也是壮烈。

如果说平凡人生的逝去是泄露了人世间最纯最真的平淡,那么那些壮烈人生的逝去就如同银白色的梨花开遍头顶的天。

我爱十八岁的天空

十八岁的天空,缤纷闪烁,它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刻,在我十八岁的天空有宽容、有爱、有壮烈,更有那美丽的青春。

怀想宽容的天空,我知道爱是世上最美的礼物。

怀想壮烈的天空,我了解人生需要勇敢,需要忍耐。

怀想我十八岁的天空,一切尽在不言中。

【失误点击】

作者巧妙地设计了几个小标题,使文章的层次非常清晰,一目了然:考生将“天空”巧妙地划为“宽容的天空”、“爱的天空”、“壮烈的天空”、“十八岁的天空”,揭示了对人生美好境界的追求。立意健康向上,语言也很清新。但文章在深刻上有明显不足,论述显得面面俱到,主题不够集中,从而影响了文章真正主旨的表达与体现,要大胆取舍,重点选取其中的一点,如从“宽容的天空”来写,并能写深写透就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