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三招”
(2019-06-07 21:46:12)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教学班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集体。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此,班主任工作充当了尤为重要的角色,她既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努力去营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都爱她,时时都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我经过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认为要形成良好的班风主要有以下三招:
一、干部轮着干,发挥各人“才”。
出于多方面的因素,学生中“优等生”、“中待生”和“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班主任老师不能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就会容易对他们有“不公平”的“待遇”,由此导致学生的不平,班级凝聚力的下降。
事实上,老师的“偏爱” 往往会让“优等生”扯高气扬、仗势欺人。这样,一方面滋生了他们的娇气,削弱他们奋发进取的锐气,不利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容易让他们脱离同学,影响班集体的凝聚力。而老师的“偏不爱”,却容易让“后进生”觉得“抬头看人,矮人一截”。这样,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而且影响了他们对班集体的感情,从而泯灭了他们为班集体而努力的激情,影响了良好班集体的创建。“中等生”倒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干部名册上都是纪律好、成绩棒的学生。那些“劣等”生“望而却步”。“没我的份”使多少学生在希望中“丧生”。
针对这些普遍现象,我实施了“一视同仁,积极上岗”的制度——提出“不论成绩好与坏,干部轮着干”的口号,让每位学生在同一块土地上都能有发挥自已才干的机会。
班上有位四年来视为“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当选班长后,生怕遭到同学的讽刺与讥笑,工作无从入手。我发现后立即去帮助他,解开他心中的疙瘩,让他好好干。通过一两周的工作,家长打来电话说:“蔡老师,我家儿子变了,性格开朗了,又蹦又跳的,作业认真多了,家务活也抢着做。问其因,儿子说:我是班长呗。谢谢,太谢谢了。”后进生特别需要尊重,我们对他们必须要平等相待。他们并非天生就是差,很大程度上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没能把握好,思想认识跟不上,学生成绩一度落后,才受到别人包括一些同学,甚至老师的冷眼,于是他们消沉了、退步了。我们不能在他们的病痛的伤口撒把盐。差是相对的,教师不能老是看到他们的短处,而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胜利的欢乐,树立成功的信心,挺起硬朗的腰杆。
“一视同仁 , 积极上岗”教会了学生尊重和自信;而且,开学初的口号变为“干部轮着干,好坏你我看”。不仅每位学生都得到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而且班集体的凝聚力不断提升。
二、自我评价表,自律提升快。
一个班级的整体好坏,自我管理很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心理学家潘菽也说过:“自我教育是一个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自尊、自重、自强的观念,多进行主题班会及发挥民主的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只有正确评价自我,把握自我,才能在大海中扬帆前进。一开学,我要求每位学生真实地写出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当众喧读,并贴在自我评价栏上。借助民主的监督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每月进行一小结,改正的缺点给予抹去,优点给予补上。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看缺点,比优点”使同学们学习劲头增大,自我约束能力增强,班上呈现你追我赶的热潮。
三、项目评星栏,全班共灿烂。
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组织的一分子,将直接影响班级的好坏。他们不是由固定模式生产出的“产品”,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意:“老师,注意我”。展现自我,是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以及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都比较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是教师对自己的认可,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与爱护。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如此。为使学生能在各方面展现自我,班上开展了“创星”活动,设有学习星、进步星、纪律星、卫生星、尊师星、特长星、聪明智慧星等。每月进行评比,被选中的学生合影展出,让甜蜜的微笑永远挂在光荣榜上。
总之,班主任工作既琐碎又复杂,没有定型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方法,只要我们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定能放射出美丽而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