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策略
(2019-02-09 20:29:16)
标签:
班主任教育班级管理 |
分类: 班级管理 |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作为班主任,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带着新思想,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才能使德育教育出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
在实际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勤于学习。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让理念与实践并举,形式与内容共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爱有问题的学生,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德育教育渗透教育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争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发挥班主任人格的感召力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要想培养学生具良好的道德素质,首先班主任就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坦坦荡荡,淡薄虚荣。潜心教育研究,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开展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绝不能放弃。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班主任要言而有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班主任不仅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学生学会宽容、善待他人。让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当别人无意之中碰到你或伤害你时,要原谅他。班主任在生活中,要举止文明,谈吐文雅,充分展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
二、发挥主题班会的引导功效,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精心策划组题班会,让主题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融为一体,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还要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如:新生入学的第一个主题班会为《展示自我》。让学生说、学、跳、唱,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主题班会具有驱动力,在内容上要使学生不断得到新的启示和自省,发展学生的判断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了能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主动且乐于参加到活动中。我们班级坚持长期开展《我为家长送温暖》的活动,号召学生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事,使学生懂得关爱父母。为了转变学困生在学习上消极态度,开展了《40分钟我学会了什么知识》的主题班会,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充分把握课堂上的学习时间,真正用心去学习,不懂之处就问,验证一下自己真的就学不会吗?学生的潜在的能力被激发了,用心去学习,当堂课检验,结果真的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这样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变得爱学习了。
三、文化引领,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广泛的阅读,不仅会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还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心灵。随着学生年龄的和知识的增长,让学生扩大课外的阅读量。建议学生要读读张衡、爱迪生、爱因斯坦、毛泽东等名人的书籍,从名人的成长经历汲取力量,感受心灵。因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更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是理想变成现实,从现在起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日常小事做起遵守纪律、遵守公共道德、讲究文明礼貌,不断克服外在的困难,不断战胜自私、骄傲、懦弱等内在的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使自己真正健康的成长,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并利用阅读课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四、和风细雨,转化有问题的学生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班主任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谈心。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做思想工作,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进行心理疏导。并创设有利于开展教育的环境,使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较好的成长。比如:班级中的张某是单亲家庭,表现为脆弱、怀疑、孤僻、自卑、失落,在学习方面紧张、焦虑,在遇到困难时消极。针对这种现象,班级开展了《我能行》的活动。要求学生在生活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不会的要有礼貌的向别人请教。学习上小组合作、遇到难题共同探讨、交流,共同进步。这就使张某感受到了来自集体的温暖。同时还开展了献爱心的活动,让每个同学都为别人做好事,调动每个人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参与活动体验到奉献的快乐。作为班主任适时加以引导,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总是索取不是目的,奉献才更有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常言说欲速则不达,求成心切,会使他们形成逆反的心理。要给他们从心理上的适应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对有问题的学生的教育要从正面加以指导,既要提出不足又要指出努力方向,同时要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他们的长处着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
五、适应时代的需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告诉我们:现在更需要学生有个性,有探索精神,有创新精神。因为将来他们面对的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不应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更应是学生心里健康的维护者。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学生有好奇心说明他在动脑思考,正是这好奇心孕育着探索、也孕育着创造。班主任、家长都要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重视培养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这也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班主任还要协调各科教师、家长共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关爱学生,培养学生。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长,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六、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有一句名言说,“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可见赏识会给人带来鼓舞和力量。班主任要拥有爱的眼睛,积极寻找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毫不吝啬的赞美出来。告诉学生这件事你做的真好。使学生在赞扬声中找到自信。作为班主任,只要总是期待学生成功,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优势、闪光点、成功之处,并发自内心的欣赏、肯定、表扬学生,就会看到学生越来越进步。即使是批评最好也多一点幽默。用幽默的方式指出学生的过错,远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批评更能被学生接受。幽默地批评能使学生获得感情的滋润,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今天的小学生是世纪的主人,他们将要面对竞争更加激烈,发展更加迅猛的社会。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德育工作新的内容和特殊的使命。需要每位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使德育工作再现新成效。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4144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