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019-02-03 20:27:54)
标签:

教育

历史

教师

分类: 教师成长

     一、中学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主体

  中学历史教师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向中学生传播人类知识财富和思想意识,并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韩愈在《师说》里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教师,就是指那些专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历史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进行相应基本技能的训练。他们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以传播历史知识为基本手段,把中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作用还在于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掌握丰富的知识,更需要人具备较高的智力和能力水平,需要人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可见,中学历史教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历史教师的职业角色意识,以及所具备的教学能力等素养,都制约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二、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1世纪中国教育的质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稳定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它是教师履行职责所必备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身心特点的总和。理想的中学历史教师的职业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职业情操和品质。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我们认为,中学历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光荣职责。尽管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制度对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对教师岗位的共同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尤其如此。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教师的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同时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历史学科。人类全部的知识归纳在一起就是历史学,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要把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不是把它作为谋生的职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体会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另外,关心、爱护、尊重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必须重视且要努力践行。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原动力,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点点灯光。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得好,在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是品行还是智力都不会得到良好的或自由的发展;而这种爱实质上是将孩子作为目的‘感觉’构成的。爱使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情感纽带,使学生的精神格外亢奋和充实,它使教学由单一的认知方面进入全面的心灵对话成为可能,因而教育爱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知识,即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理解与掌握;二是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三是实践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更具体地说,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师是通过系统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智力开发来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的,“术业有专攻”是做一个教师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本学科方面具有精深的专业造诣应成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为此,教师必须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懂得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教师还要了解推动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把握该学科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此外,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同本专业相邻的学科知识,以便适应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相邻学科的知识,才能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教育,从系统理论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各种技能,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技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重视反思,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作为历史教师而言,这里的知识基础是指雄厚的历史专业素养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厚薄,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一方面纵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又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艺术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历史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唯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趋向厚实,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3、具有精湛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必备条件。精湛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指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及一定的教研能力,敏锐的思考力及洞察力,高瞻远瞩的历史学家的情怀。我国台湾学者龚宝善认为,一位优良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教学能力:编订教学计划(教案)的能力;运用教科书及编辑辅助教材的能力;运用和制作教具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指导各种实用技艺的能力;维持教室常规的能力;实施学习指导、升学与就业指导的能力;领导学生参加各项集会及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教学能力,才能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塑造好完善的职业形象。优秀的历史教师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能上历史课,更应该优化课堂教学,精益求精,用各种各样丰富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另外,真正优秀的历史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思考力及洞察力、高瞻远瞩的历史学家的情怀。这一点,是高效历史课堂的“含金量”所在。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s://www.xzbu.com/5/view-356882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