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写作指导:有比较才有鉴别

(2019-01-30 10:01:02)
标签:

语文

作文

学习

方法

分类: 学好功课

  【引言】

  商场购物,我们习惯“货比三家”,通过比较,得出商品的性能、质量好坏,价格差异。写文章类似于商场购物,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将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比较,以达到鲜明地表达思想、说明问题的目的,写作中把这种方法叫对比手法。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它是作文开头常用的一种方法。

  【课文导航】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人教版四上《鲸》)

  对人来说,象是比较熟知的事物,而对鲸相对了解得少。作者运用人们熟悉的事物“象”和不熟悉的“鲸”相比,再用具体数字“一条舌头”“十几头大肥猪”作比较,从而突出鲸的特点: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太阳》(人教版三下)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写太阳很大,没有运用抽象的数字说明,而是拿地球和太阳相比,指出“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2.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是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人教版四上《飞向蓝天的恐龙》)

  开头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放在一起对比描写,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是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

  3.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儿,我却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池边去看看。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人教版四上《五彩池》)

  “瑶池”是王母娘娘住的地方,而五彩池就像王母娘娘住的瑶池那样美。文章开头极力渲染神仙境界的五彩瑶池如何奇特瑰丽,使“我”心驰神往,正是用来衬托后面描写人间世界的五彩池更加美丽神奇。虚拟和实写形成对比,映衬得人间的五彩池形态奇特,色彩各异,更加令人觉得美不胜收。

  4.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人教版六上《穷人》)

  写桑娜等待丈夫归来的焦灼心情,是通过屋外和屋内两种环境的对比来具体描述的。“屋外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而室内却宁静、温暖而舒适。桑娜不时倾听风暴的声音,“感到心惊肉跳”,祈求上帝保佑出海打鱼的丈夫平安地归来。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桑娜一家过着贫困的生活,还知道她勤劳贤慧,把渔家小屋收拾得整洁而温暖,同时心地善良,爱怜丈夫。通过写桑娜一家艰难困苦的生活与下文收养孤儿的举动形成了对比,写她爱怜丈夫的焦灼心情与下文收养孤儿的心愿构成了矛盾,有力地映衬了她美好的心灵。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人教版六下《匆匆》)

  开头用排比的句式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春景,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作者描写自然界的生命轮回是为了与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感情。使人联想到,许多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去了再来,唯独时间不能再来,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发人深省。

  6.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人教版四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文开篇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抓住读者的心。接着用具体数字从反面举例,黄河近2000间来的“表现”,让人吃惊。过去的黄河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如今的黄河却正在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前后反差形成强烈的对比,说明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启人深思。

 7.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教版六上《有的人》)

  开篇点题。作者把自己要歌颂与鞭挞的两种人最本质的不同摆在读者面前,一种“虽生若死”,另一种“虽死犹生”,鲜明地构成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强烈对比。通过对照、比较,更显得鲁迅先生的伟大,反动统治者的渺小,更能激起我们爱憎的感情。

  【佳作展示】

  1.从前,二王爷和三王爷是好朋友。他们各生了一个女儿。二王爷的女儿虽然长得不好看,但心地善良;三王爷的女儿虽长得如花似玉,但心肠不好。二王爷给女儿取了个名字,叫“翠花”;三王爷给女儿取了个名字,叫“如玉”。(《丑女和美女的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两个人物的不同特点,一个长相不好看,但心地善良;一个长得好看,但心肠不好。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刻划了人物形象。

  2.期末考试还没有结束,各类培训班的广告就像雪片似的飞进了校园,什么书画培训班、习作培训班、武术培训班,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热情”的老师把这些散发着油墨芬芳的广告一张张送到我们手中。还说,这是一次学习的极好机会,同学们可要好好利用暑假这个时间“充充电”,提高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某方面的兴趣、专长。我一看头就疼了,可爸爸妈妈对此却很感兴趣,他们说:“我正愁你没事做呢。这回我就省心了,暑假你就到老师那儿培训写作,提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一听,晕了……(《暑假大逃亡》)

  现代教育的需求,为各类培训机构的产生提供了温床。老师的“热情”推荐、爸爸妈妈的浓厚兴趣,与“我”的态度形成有力地比对,反映了当代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揭露了现代社会的某些病垢,引起读者感情共鸣。

  3.我不是歌星,也不是明星,更不是名模。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相貌长得奇丑无比,一对虎牙,一张虎脸。尽管如此,我很丑,但我很正直。(《我很丑,但我很正直》)

  歌星、明星、名模那是上流社会的顶级人物,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既没有姿色,也没有身份地位。极度的反差形成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了“我”虽“丑”但很“正直”的特点。

  4.新房搬家,我从爸爸的衣柜里发现一双拖鞋。这是一双怎样的拖鞋?鞋底是木板做的,鞋带只有一根帆布皮带,钉在鞋帮的两边。鞋子的制作工艺粗糙,造型简单,这在如今的市场上是很难见到的。(《一双木板鞋》)

  以爸爸的“木板鞋”为线索,讲述了爸爸与“鞋”的故事。拖鞋“工艺粗燥,造型简单”,鞋底是木板,鞋带是帆布皮带,与如今市场各种鞋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过去与现实形成对比,为下文描写埋下了伏笔。

  5.我的爸爸双眼皮小眼睛,我的妈妈呢,单眼皮大眼睛,我的姐姐呀,双眼皮大眼睛,别提多漂亮了。可轮到我,只落了个单眼皮小眼睛,一笑起来,眼睛就只剩下一条缝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时候,我曾委屈地向妈妈“投诉”,没想到妈妈听了“扑哧”一笑,抚摸着我的头说:“男孩子眼睛长得小,更精神。”哎,真没办法。(《小眼睛的男子汉》)

  开头运用了比较衬托的方法,共涉及了四个人: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从眼睛上进行比较,爸爸是“双眼皮小眼睛”,妈妈是“单眼皮大眼睛”,姐姐是“双眼皮大眼睛”,只有“我”是“单眼皮小眼睛’。比较的结果是:姐姐最“漂亮”,爸爸妈妈次之,“我”是最丑的。这个开头,通过四个人眼皮的单与双、眼睛的大与小等方面的比较,衬托和突出了“我”的眼睛小而有神的特点。先写三个人,形成铺垫和衬托,然后写“我”,是被衬托被突出的对象,很有吸引力。

  6.读过杨红缨阿姨写的《五·三班的坏小子》这本书,同学们恐怕不会不知道豆芽、米老鼠、兔巴哥、肥猫这几个人。他们可是“无恶不作”、“坏事做尽”,在同学们眼里,可算是个“坏小子”。可是在我们五·五班里,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尚强。他的“坏”,不亚于这帮人。(《五·五班的坏小子》)

  开头从《五·三班的坏小子》的人物中引出本文要写的主人公——尚强,以尚强与书中的人物作比较,突出尚强的“坏”“不亚于这帮人”。

  【技法点拨】

  对比有两种,一种是横向比较,就是同类事物在同一个时期之内的比较。如,象与鲸、太阳与地球等。纵向比较就是同一事物过去和现在的比较。如,黄河的过去与现在等。作文开头时,需要注意的是:

  1.对比的目的要明确。即明确通过对比要表现或说明什么。这样以保证文章充分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抒发作者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使用对比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不能失真、失理,为表现一方,有意抬高或贬低另一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