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进生形成原因和教育对策

(2019-01-06 11:03:21)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后进生

分类: 班级管理

陆正球

在班主任工作中,最感到困扰的问题就是后进学生的教育问题。一个班级,如出现一个或几个后进学生,往往就牵扯住班主任许多精力。后进学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人们关注和重视。

1、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一味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孩子物质消费超前,追求享受,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下降、落后;有的家庭受“金钱热”的影响,认为“知识不值钱,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于社会”,因此,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任其发展,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出现滑坡;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或者是频繁的社交、无休止的娱乐,把孩子的学习、教育放在一边,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稍一出错,就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导致孩子惧怕心理,丧失信心;有的家长自身素质很差,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都与时代的发展极不协调,导致孩子也良莠不分,行为不文明等等。

(2)社会方面原因。在学生的生存空间中,社会生活占了很大一部分,后进生因为活动量大,社会生活空间就更大,也必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如不良的人际关系、交友不慎、文化环境、游戏厅、网吧、影视、书刊、高消费的生活方式等等,都对其产生重要的作用。

(3)学生自身方面原因。后进后的形成,学生自身素质低下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学生自身素质来看,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第一,生理因素。这是指那些在身体方面本来有缺陷,不能正确对待,长期压抑,造成一种非正常思维方式,抵触社会、家庭、教师、同学,形成了后进状况。

第二,行为后进生。这是指由于其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错误、败坏构成的后进生,而这些行为的生成,又主要源于其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或处于混乱状态的观念(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后进生大多数是这种类型的。

2、教育对策

后进生教育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班主任在教育中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1)以身作则法。班主任对学生的作用,不仅仅是显性的言教,还有隐性的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转化后进生的必备条件和基本方法。尤其是高中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修养、心理品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教育水平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调查显示:高中年级后进生,愿意接受教育,较快地承认并改正过错的直接动因,是班主任的人品。因此,班主任从个人素养来看,对待后进学生要有“八心”:

“爱心”——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后进生;

“真心”——真心实意地为了学生的进步;

“责任心”——对后进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细心”——关心、体贴后进生做到无微不至;

“信任之心”——对后进生要理解、信任、尊重;

“宽容之心”——对尚不明理的后进生的过激言行要宽容,以缓解矛盾;

“耐心”——不怕后进生出现反复,耐心教育;

“恒心”——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信春风唤不回”。

班主任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在后进生教育中,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正面引导法。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而后进生多数都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但自尊心却很强。为此,班主任在教育中不要歧视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积极因素,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自我价值,并努力内化为动力。高中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最反对教师讲不清道理,只一味批评指责学生,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3)情感培育法。对高中学生而言,情感是师生之间联系的无形纽带,是绚丽多彩的长虹。由于高中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社会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情感上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师生交往中,他们更希望教师能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因此,班主任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针对其心理特点,采用情感培育法,激发学生的活力,让他们勇敢地扬起生活的风帆。

(4)常规教育法。常规教育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也是抓好做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后进一般都具有行为不规范,举止不文明的特征。班主任在对后进生实施教育中,必须把常规教育作为基础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和社会公德,学做真人。

(5)班集体教育法。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最基本的单位,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最直接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一般都是通过班集体这个中介机构调节的。国家教委在《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对班集体的重要意义做了阐述:“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主任要重视班集体建设,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运用班集体的力量,关心帮助后进生,使他们在班集体中亲身感受到温暖,并在一个充满友谊、温馨的班集体中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6)个别矫治法。后进生的形成有其自岙的主、客观因素,在教育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针对个体特点,采用个别矫治法,对症下药。是由于身体残疾,造成心理障碍形成的后进生,就应该引导其正确对待自身,鼓励学生做到身残志不残,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好,造成学习成绩除心理障碍;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好,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后进生,就应该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促成其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是由于思想认识模糊,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差,经常违纪的后进生,就要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强化常规训练,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7)家庭配合法。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家庭的力量是极其重要的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言行同样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班主任要通过对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积极配合学校、班主任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注重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