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月31日:从西蒙斯我们学到什么

(2024-05-31 15:33:33)
标签:

财经

房产

股票

金融

投资

5月31日:从西蒙斯我们学到什么

美资本市场有三位公认的投资大拿,巴菲特、索罗斯和西蒙斯,三个人所秉持的信条各不相同,大家熟知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也知道索罗斯的对冲哲学,但是要讲技术含量,当属刚去世的西蒙斯,比较高深的量化投资典范。西蒙斯知名度不如其他两人,主要是其研究的领域很难为外人道也,总不能说我的公式是什么吧,所以虽然名气不如其他两人,但投资业绩是最好的,他的文艺复兴公司的大奖章基金,1988-201830年的业绩达到了年化39%,而巴菲特只有16%,而且这个39%是净收益,加上每年5%的管理费和44%的利润提成,费前收益接近年化70%

这个如何实现的,他大致讲过基本原理,就是根据量化模型计算出来的信号做高频短线交易,也就是说每天大量的短线快进快出,如果赢的次数多,就会通过堆积大量的样本操作获得利润。这个是散户无法做到的,也就是学习一下。这个方式要有非常好的数学基础,西蒙斯23岁博士毕业任教哈佛数学系,36岁与华裔数学家陈省身联合创立了陈-西蒙斯定理,38岁获得美数学界最高的维布伦奖,运用超强的数学底蕴,他40岁开始进行量化投资。相应的,他的公司员工只招数学、物理学、统计学专业的,不招金融商学专业,因为他的运做关键就是数学交易模型,不需要传统金融。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其实金融的终极似乎是数学,没有金融知识,仅靠运算也能找到规律和盈利,至于基本面、行业特征、产业发展等等,似乎都是数学之外的东西。不过我始终想不通,这个量化交易是如何突破统计学定理的,就是当样本量足够大时,概率趋向于理论概率,就是说,如此高频大样本的交易,理论上顶多应当不盈不亏,因为你每次交易盈亏平的概率是1/3,这个1/3就是交易的理论概率。但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基金从早期管理几亿到2020年前后已经滚到500亿左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