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小禾财经
陈小禾财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67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17日:达里奥金融周期理论的缺陷

(2024-01-18 08:07:42)
标签:

股票

金融

投资

财经

房产

1月17日:达里奥金融周期理论的缺陷

一部分学者在思考会不会出现日本历史上90年代的经济停滞现象,并提出了各种经济周期理论,包括达里奥金融周期理论。实际上,在我看来,达里奥金融周期理论不能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相类比,它更多地是揭示了一个现象,就是一个国家在达到经济阶段性高峰后,如果出现大的萧条,那么逐渐恢复到下一个繁荣的过程时间会比较长。这个并不见得与历史吻合,比如历史上有名的1929年欧美大萧条,在此之后,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长达近30年,这就与达里奥的理论不相符。

即使是1929年的大萧条,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一战后到1920年,各国纷纷签署了和平协议,科技开始大发展,如收音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陆续进入人们生活。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是非常快的,由于1928年美股的资本利率达到5%,这才引发了资本对股市投资的超高热情,最终过度预期才导致了1929年的大萧条。因此,这并非是由于经济到达高峰形成的不景气,而是对经济的过热预期造成的。结合科技周期理论,我们可以洞悉经济危机的根源,尤其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卡洛塔·佩雷斯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归咎的原因是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实际产品,导致经济变虚,也就是说科技必须转化为实际产品,并实现量产进入消费,才是经济的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