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21日:复利vs保值性资产

(2022-06-21 15:49:13)
标签:

股票

金融

投资

财经

房产

6月21日:复利vs保值性资产

 

    对于复利的计算很多人都知道是很巨大的一个数字,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国际象棋64个格子双倍放麦粒的故事,就是第一个格子放一颗麦子,第二个格子放两颗,第三个格子放四颗,依次类推,如果放满64个格子,麦子的数量论吨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如果复利概念看,就是100%的复利率,当然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复利率多数不会超过5%

这几天又看了几个案例,认识更是深刻,如果说国际象棋的例子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故事的话,这几个案例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1626年,一个荷兰人用价值24美元的小珠子和小饰品买下了纽约的曼哈顿岛,曼哈顿岛平均房价在百万美元以上,可以算是今天全球最高的地方。但是,如果从复利的角度看这笔交易,24美元如果投入到平均年化回报率8%的股票市场,经过360多年后,会超过30万亿美元,抵得上全美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了,能买下几个州的地产。

杰瑞米·西格尔在《股市长线法宝》统计了1802年到2002年美各类资产收益率,其中美股年化收益率6.6%,债券3.6%,黄金0.7%,现金-1.4%。然后举了一个例子,说是如果在1802年,有三个人,手里各有一美元的现金,一个购买黄金,另一个购买债券,还有一个购买了股票。到2006年,扣除通胀影响后,1美元的黄金价值1.95美元,1美元的债券价值1083美元,1美元的股票价值75.52万美元。如果三样都不买,那么1美元的购买力实际下降为0.06美元,贬值了99.4%

    经济理论中都是鼓励投资的,哪怕各自基于不同的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因为不承担风险仅持有现金,就是最大的风险。大家都知道巴菲特说过一定要保证本金安全而避免永久性亏损,但是很少人知道他还一个主张,就是一定要避免收益率不足,因为拉长时间看,投资回报一定要战胜通胀才能保障财富不缩水。当然,也不能偏激,认为投资就要不留现金,手上持有一定的流动资金,不仅能更好的投资,也能修补投资变动带来的波动,从而提升收益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