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武帝踞厕见卫青》

(2018-12-02 14:35:31)
分类: 苏轼研究


  《东坡志林•人物•武帝踞厕见卫青》云: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唯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乍读此文,读者也许和我一样会生出惊讶:象苏东坡那样胸怀的人,思想不会如此偏激吧!你说汉武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也就罢了,怎么能把十一年抗击匈奴,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卫青说成是“奴才”呢?怎么能说卫青最适宜舔别人的痔疮,适合去的地方正是厕所呢?怎么能认为汉武帝坐在厕所里召见卫青,唯独这件事还算做得“有道”,可嘉可赞呢?

  我想,苏东坡不至于如此尖酸刻毒吧。于是找来《史记》,找来《汉书》,认真地查阅了一番,才发现这并不是苏东坡的首创,他只不过是把司马迁的意思明确表达了出来而已,只不过是借历史表白一下自己对一味媚上者的深恶痛绝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史记•汲黯传》中的一段文字: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见黯,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上录文字虽短,但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量却很大。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文中出现的人物。文中出现的人物除了汉武帝外,有卫青、公孙弘和汲黯。这三位,论官职,丞相公孙弘居首,大将军卫青老二,再下来是位列九卿的汲黯。不过,司马迁还交代卫青“侍中”,“中”指宫中,意思是卫青出入宫廷,侍奉于皇帝左右。这样写无疑是告诉读者,卫青虽然是大将军,但实际权势已远远超过丞相。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很明显,这段文字通过比较,旨在突出汉武帝对汲黯特别尊敬,礼遇有加。为此,司马迁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说汉武帝曾经坐在武帐里,汲黯前来奏事。因为穿的是便装,汉武帝远远看见汲黯就立马躲到帷帐里去了,然后赶快打发身边的人去告诉汲黯,他所奏请的事皇上准了。司马迁评论说:“其见敬礼如此。”意思是,汉武帝见汲黯时对他礼敬到如此地步,真是少见啊。言外之意是,汉武帝对别人就没有这样礼遇过。比如对丞相公孙弘,汉武帝虽然也很尊重他,但尊重的程度就不如汲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就是平常闲居时,“上或时不冠”。“不冠”,就是没戴帽子,实际是说穿着闲居时的便装,没穿正装。“或时”,意谓有时,有的时候是这样,就是说,即便是“燕见”,闲居时的见面,非正式的,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尊重,汉武帝见公孙弘时还是着冠冕,穿戴整齐才见的,只是偶有一二次例外罢了。但汉武帝见汲黯却没有这样的例外。与对这两位大臣的礼遇相比,汉武帝召见卫青就差到十万八千里了,地点可以在厕所里,能看见皇上的屁股,还可以闻到屎尿味。卫青权高位重,为什么汉武帝反而对他如此不敬呢?因为卫青骨子里就是个奴才。据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卫青本是平阳侯家一个奴婢的私生子。在侯府长大后,卫青就去找生父郑季,但郑季妻子所生的几个儿子都不把卫青拿兄弟看,只当奴才使唤。对自己的奴才身份,卫青也不掩饰。当时有一个会相面的囚徒看见卫青,就对卫青说:你是个贵人,将来要被封侯的,卫青说:“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当卫青长到青壮年的时候,他再次来到侯府,做了一名骑士,“从平阳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卫青的奴才身份,不仅一点儿没有隐讳,反而从一出生一直说到青壮年,似乎是有意而为之。其实最让司马迁看不起卫青的并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的人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司马迁把卫青跟霍去病的“为人”作了一个比较,认为霍去病寡言少语,口很紧,有气魄,敢做敢担。而卫青呢?虽爱护士兵,善于退让,靠和善柔顺取悦于武帝,但天下却没有称赞他的人。为什么没有人称赞卫青呢?苏东坡一语中的,他说:“青虽富贵,不改奴仆之姿,而黯社稷臣也。”(《君使臣以礼》)何谓社稷臣?社稷臣是指像汲黯那样匡扶社稷的臣,“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史记•汲黯传》),而不是像卫青那样“以和柔自媚于上”,心甘情愿做使唤丫头,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司马迁对卫青的看法,影响了后来的儒者,但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让我们重新审视卫青的一生,或许会有另外的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