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两位恩师

(2023-04-29 08:35:43)
分类: 往事铭心

    我的两位恩师

      我的两位恩师


  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位位老师的教诲,师生情成为一辈子都不会断的特殊的亲情。在众多老师中,最让我敬重的有两位恩师,可以说是他们改变了我的命运。数十年来,给两位恩师拜年,是我重要的具有仪式感的活动。

今天春节因疫情没有回老家。3月上旬参加完村里分房大会后,立即去城里探望92岁的石老师。名义上还是拜晚年,只是晚得有点离谱了。

正在和儿子喝酒的师弟看到我,赶快起身打招呼,陪我到父亲的房间。石老师已吃过饭,正开始午休。师弟问:“爸爸,谁来看您?石老师睁开眼睛看着我,叫了我的名字。师弟很惊奇说:“爸爸连每天服侍他的我都不认识了,怎么看到朱老师就很清醒?我对石老师说,您先午休,我等会再来看您。

即将退休的师弟读的是供销学校,毕业时分配在市供销总社,后担任近20年基层供销社书记。师弟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入海事局,成家不久。周末父子俩难得尽性。

在客厅听师弟谈了石老师这一年来的情况。师弟说,爸爸对现实的记忆力更差了,想的谈的都是自己450岁时的情况,要我关心好去世几十年的爷爷、奶奶的生活,妹妹回来看望叫的是姑姑的名字。体力也差了,出去锻炼经常没体力走回家。聊了一会,再去看望石老师,石老师已起床坐在藤椅上。我询问了老师对自己身体的感受,说,我至少还要给您拜5个年。石老师听后笑了。

石老师成为我的老师,是在我读高一时的第二学期。1969年春节后,我们近百名同学从与县同名的地区重点中学,回新办的原籍公社完中继续学业。所谓完中,除了我们回原籍的2个高一班,还有转过来的2个初一班。而石老师就是这所新办完中的负责人,上高中政治课。

入学不久,学校成立类似现在学生会的红卫兵营,由6667两届初中毕业生组成的高一甲班的班长任营长,我是由68届初中毕业生组成的乙班班长,任教导员。后来,营长任公社红卫兵师师长,我接任营长。学生团体组织了包括军训、文艺演出在内的各种活动,组织能力的展示让石老师特别关注了我。

19707月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年冬季征兵我体检合格意外未能入伍。19714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小港里罱河泥,忽听到岸上有人喊我。我回头一看,是石老师。见我把船往岸边靠,石老师摆摆手说,不用上来,我就和你说几句话。石老师蹲在河边说:大队不让你去当兵,你回校做民办教师吧,过两年推荐你去上大学。你愿意,明天就来学校报到。

回乡务农后不久,生产大队抽调我去帮助工作。大队支书不理解我保家卫国的纯粹的当兵动机,伤透了我的心,少不更事的我赌气不再去大队。我感激石老师的良苦用心和一直关注着我,毅然第二天就去母校报到,不满18周岁的我走上了讲台。住在校园内的8岁师弟叫我朱老师一直叫到现在。

因高一政治老师也是我读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请了长病假,石老师让我代上高一政治课。那时的政治课没有教材,学习毛主席著作。一周后,公社文教助理组织全公社各中学政治教师来听课。课后,石老师告诉我,公社文教和来听课的老师对我的课堂教学评价不错。不久,学校教工团小组长改选,10多位老团员教师选举我这个新团员当组长。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的石老师也趋势让我写了入党申请书。

暑假后,高一政治老师结束病假上班,石老师安排我上初二语文课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1973年春节后,石老师又送我到江苏师范学院在苏州地区师范办的历史轮训班学习半年。在我参加培训期间,石老师多次找公社党委书记,竭力推荐我上大学,争取到了参加招生考试的名额。

轮训班学习刚结业,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招生考试,考语文和数理化两张卷子。在公社推荐的10名考生中,我的总分列第一。当年,公社有2个大学推荐名额,而10名考生中我所在的大队有2名,另一名父亲是公社党委委员。2个推荐名额不可能放在一个大队,公社党委书记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1名。7个党委委员投票,我得了6票。党委书记并不认识我,对我的印象完全是石老师还有公社文教的美言,以及我考试的第一名。如果不是石老师把我招进母校当民办教师,或许我也考不上第一名。

上大学期间,每到寒暑假我都会去看望石老师和当小学老师的师母。1977年暑假后,石老师调到另一所完中当校长,老伴师专毕业后分配到该校当高中物理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石老师和师母当起了红娘,初冬时介绍我与老伴见面。每年给石老师和师母拜年,没有特殊情况,都是我和老伴一起去的。师母已经走了,石老师年事已高,我与老伴约定,每年要多去看望几次。

我的另一位恩师是读大学时的辅导员徐老师。由于年龄差距不大,我们交谈得很多,也有很多共同语言。我每天至少14个小时花在学习上,我坚持长跑,“文弱书生被招进校业余田径队,我第一学期被推荐为苏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我拒绝参与批老干部、老教授,毕业前谢绝了有条件的留校,被老师们称为骨头最硬的学员。19761月我毕业后回老家的县当中学教师,10月入党后,包括徐老师在内的10多位得到消息的老师写信向我表示祝贺。

大学毕业后当中学教师的5年半,是我此生获得各种荣誉最多的时期。我与徐老师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1981年初,已担任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兼学报主编的徐老师,接待经常在学报发形式逻辑研究文章的老家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时,介绍了我的情况,请校长多关心。校长当即表示,他与县委办主任是老朋友,县委办正缺秘书,回去后他就向县委办推荐。徐老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我。

暑假刚开始,县文教局通知我去开介绍信,向县人事局报到。人事局局长让我坐一会,说组织部长要见我。组织部长一见面就笑着说,以前只是听说过你,今天见到了。本来调你到县委办当秘书的,县委党校的教育组长调回苏州了,现在安排你去县委党校任首席教员。我感谢组织的信任,服从组织的安排,表示一定努力做好工作。

正是由于徐老师的推荐,我走上了仕途。

年逾8旬的徐老师在大学党委副书记岗位退休后仍住在苏州,我探望的机会更多些。每次见面,我们都会聊上几个小时。

两位恩师的关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此情此恩,刻骨铭心。虽然两位恩师有事找我,我都会尽全力办好,但仍难报万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