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母亲(2)

(2022-03-11 10:33:57)
分类: 往事铭心

我的母亲(2

机场回来后,我们夫妇俩和母亲一起吃晚饭。吃完晚饭,我和母亲说,明天儿媳妇在家陪您,我一个人回张家港看看大妹。母亲说,好的。还问,大宝是不是要读幼儿园了?我说,春节后送到机关幼儿园读半天托班。母亲看电视的时候,我替母亲泡了脚。泡完脚,母亲上床睡了。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把手提电脑搬到母亲房间外面的餐桌上办公。晚上9点多钟,母亲起床上卫生间,我赶紧起身要扶母亲,母亲摇摇手说不用。母亲说:很晚了,也睡吧。我嗯了声。我怎么也没想到,这竟然是母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年初三,早起的太太席惯先去母亲的房间看看。“妈,您怎么啦?”听到太太带着哭腔的声音,我蹦起来,披了棉衣奔到母亲的房间。母亲安详地睡着,但再也听不见我们的喊叫声。如同晴天霹雳,我脑子一片空白。清醒过来的太太拨了120,医生很快过来,一检查生命体证全无,母亲走了。

清醒过来的我,给苏州的小妹打了电话,让他们联系车辆,把母亲送回老家;给老家的侄儿打了电话,告知奶奶已经走了,让他在老家作好准备。在护送母亲回老家的途中,我仍然接受不了母亲仙逝的事实,我握着母亲仍然热的手,盯着母亲的眼睛:母亲只是想多睡会,会睁开眼睛叫我名字的。

回到老家,队里帮忙的560人聚集我家,治丧班子已搭好。老弟兄、老姐妹们都说,不用我操心。我拿出10万元,对他们说,我平时不在家,帮不了大家忙,这是我为母亲办的最后一件事,按最高标准花,不够我再拿。我给母亲写了挽联:上联是一辈子要强要强到最后一息,下联是全身心子孙牵挂到生命临终。

母亲仙逝后,太太给刚到四川的儿子打了电话。年初三晚上,儿子、儿媳妇带着大宝赶到了老家。一进家门,磕完头,2周岁多的大宝让我抱着看搁在客厅里的老太太。大宝问:“老太太是不是睡着了?”我说,老太太升天了。大宝说:“是不是月亮婆婆不会做饭,让老太太去教她做饭?”“要多放点汽球到天上去,让老太太抓着汽球回来。听着大宝充满童真的话,我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大宝和我们一直守在客厅里,很晚才睡觉。

母亲是最后一位长辈,得知母亲仙逝的消息,我的20来位表亲全到了。有的年事已高,有的身体不好,坚持夫妇双双前来,送姑妈、姨妈、舅妈最后一程。太太的兄弟、妹妹们也都来吊唁。

母亲是生产队里辈份最高的长辈,91岁也是生产队历史上第3高寿。全队男女老少一个不缺都来给母亲吊唁,连许多出嫁在外地的,得知消息后也赶回来吊唁。几个晚上,我的几位同龄老兄弟坚持陪我守夜。

我的部分高中同学得知消息后,相约过来吊唁。几个关系密切的同学,晚上还过来陪我守夜。

队里几位老人都说母亲福气好。可我心里一直有一种自责:母亲,您为什么不给我服侍您的机会?那怕半年、几个月、几天。您希望我退休后能多陪陪您,您为什么不等到我退休呢?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把母亲的遗像和父亲的遗像并排挂在别墅的客厅。这是母亲折遗愿,她还要和父亲一起,替儿子、儿媳妇守好这个家。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在遗像前和父母说说话。6年后,别墅拆迁,我才把父母的遗像带到了苏州。

母亲仙逝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日三餐,我都给母亲摆付碗筷,母亲生前坐的那张餐椅是没有其他人坐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与太太、大宝依然睡在西卧室,每天,我都席惯要去母亲睡过的主卧室看看。在我心中,母亲没有离开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