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9-01-16 21:46:45)
标签:
教育 |
《八年级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方法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八年级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这项课题已经实施了半年。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八年级语文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通过研究,探索出八年级课内自读课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本学期,我按照既定的研究方案,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调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保证了研究的计划性、整体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基本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现将前期研究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2018年9月, 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科研部组织的“2018年个人课题研究实施专题培训会”,开始拟定详实的实施方案。9月初完成课题开题工作,并在区有关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形成更具操作性的《课题实施方案》,细化本学期研究计划。
(二)2018年9月上旬,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积累和充实理论知识,我先后研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小学教育科研操作指导》等理论书籍,明确了新课标对八年级自读课文教学的要求及建议,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利用互联网的相关资源进行了检索,广泛收集、归纳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材料,并形成了相关理论学习笔记《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学习笔记》,为我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我通读了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重点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进行了汇总和梳理。
(三)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对自读课文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使课题研究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2018年9月中下旬,我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调查问卷在设计上从八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对目前自读课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在自读课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进而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以确定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策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选择题为主。采取不记名答卷的方法,这样使本次调查获得比较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受调查学生150人,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调查表145份。经过核查,有效问卷145份,有效率96.7%。9月底完成了《八年级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情况调查报告》,对这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地汇总与分析,对学生学习兴趣、对自读课文重视程度、教学方法、学习难点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对比分析,初步了解了学生自读课文的学习情况,找出了学生在自读课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因此,必须从以教师讲为中心,变成以学生学为中心,借助于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变已有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2018年11月,我积极参加了校级研讨课《美丽的颜色》。这节课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自读课文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的重点;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生思考。通过评课,校领导肯定了我在自读课文教学上的创新之处,也提出了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为我下一步开展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完成课题研讨课课例《美丽的颜色》。
(五)2019年1月,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个人课题展示课说课比赛。参加比赛的课题为《昆明的雨》,作为一篇自读课文,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把品味“淡而有味”的语言作为其突破口,通过导语展示、圈点批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单、回复读者提问等方法,引领学生去“欣赏一篇散文、获得一些方法、品味一种风格、感悟一种情怀”。这次比赛,使我开阔了眼界,感受到课题研究给课堂教学及师生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为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六)2018年10月——2019年1月,利用每篇自读课文的教学,不断创新、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点,学会方法,训练能力。在我和学生的一致努力下,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指导下,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自读课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读课文的学习能力,为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于12底写下了小论文《初中自读课文教学之我见》。
(七)2019年1月,对前期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整理,对预设方法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完成《阶段性工作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 了解了自读课文教学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二) 探索研究了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1、课前,学生充分的预习是万水之源,“精彩导语,我展我秀”就是学生在反复阅读、揣摩文意的基础上,自己创作导语。
2、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读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发挥自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读时间,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3、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是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通过阅读提示的细化、分析、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找到文本中蕴含着的阅读价值,就可以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赏析,促进语文能力的提升。
4、巧用自读卡和小组合作学习单,提高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
(三)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创新课堂教学,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读文,并且能有所创作,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变学生被动的接收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
(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发挥自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调查问卷
(二)调查报告
(三)学生活动照片
(四)教师课堂教学案例
(五)教师学习笔记
(六)教师论文
四、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我将继续加强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案例的学习,并及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根据课题研究成果精心备课、上课,并及时作出反思与改进,将比较精彩的教学片断撰写成教学案例。加强课题研究的合作、交流,按上级要求,及时完成各项相关材料的收集工作。并针对前阶段存在问题,特别是实际操作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自我检查,分析原因,及时调控和修改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和重点,真正让教科研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