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峰峰矿区个人课题课题开题报告表
(2018-09-27 21:34:49)
标签:
教育 |
峰峰矿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
18GR3117 |
课题名称 |
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
|
所教学科 |
小学语文 |
博客地址 |
http://blog.sina.com.cn/u/wxlizhen |
课题承担人 |
李真 |
所在单位 |
峰峰矿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
峰峰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8年9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 开题时间:9月21日 开题地点:峰峰矿区第一中学博雅楼一楼第一会场 评议专家:邢淑萍 索小双 冯桂芳 杨丽华 韩秀芳 陈慧英 |
二、开题报告内容(题目、问题的提出、研究目标、内容、课题界定、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可加页) 题目:《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阅读。阅读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而习惯的力量又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更将终身受益。所以阅读要从小重视,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从小培养。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四年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十分浓厚,主动阅读的较少,一部分学生只是机械地、完任务式的阅读,阅读时不思考,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并且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家长重视度不够,督促力度不够,学生不爱阅读,阅读习惯差的现象较严重。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师更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育实践中,要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来教育、帮助、引导小学四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 为此,我提出了“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试图通过了解、分析四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及阅读习惯不佳的原因,探索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并且有目的、有指向地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二、研究目标 探索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从小热爱阅读,专心阅读、注重阅读积累,边阅读边动笔,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的研究。 (1)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喜爱阅读的书籍,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适时引导。 (2)多途径、多形式引起学生阅读需要。 教师推荐、分享、朗读学生喜爱的书籍;学生朗读、交流自己阅读的书籍;通过课本内容扩展相关或同类作品书籍;同一课题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作品;开展组织不同的活动,每周开设阅读课,班里设置图书角,学生互阅书籍;家校合作。 2、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 (1)课堂上:“得法于课内”。 养成边读书边动笔的阅读习惯:不认识的字画圈,四字词语画方块,好的句子画破浪线,不懂的句子画问号,整段、整篇的理解感悟可在段、篇旁做批注,让学生通过阅读有个性化的体验。 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看题目猜内容,看插图理解内容,前后内容能联想,阅读完可以复述。 通过多种展现形式培养学生专心阅读习惯: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比一比。 (2)课堂外:巩固拓展提高。 勤查字典、词典,加速字词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增加名著阅读的要求,每天阅读量变的积累达成最终质变的提高。 有效使用课堂上教授的阅读方法,举一反三。 多讲述多表达阅读的快乐和收获。 四、课题的界定 1、阅读习惯:是由实践巩固下来的阅读方式、方法、程序等的通称,即适应阅读所需要的、熟练的行为方式与思维定势。 2、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的趋向性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能够正确反映阅读能力,终身受用,有利于学习进步。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包括: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专心阅读的习惯、良好阅读卫生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运用工具书和“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的习惯等。 五、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阅读。”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要拓宽阅读的范围,学生不仅学习阅读课本,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数量、质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每个人各种智能的组合方式不同,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体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倾向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人只有按照自身的适应方式,才能有效地获取、掌握知识技能。为此,选择书籍,阅读方法等因人而异,日常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兴趣取向等因素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使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更丰富,更有效,更科学。 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探索,形成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步骤,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探索、修正、改进。 3、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调查资料、自己平时的观察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情况,总结出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回顾、运用、总结,再实践。 七、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 本课题研究时间预定为一年,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7月—8月): 1、确立课题。阅读相关书籍,学习掌握相关理论,认真选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完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9年4月): 1、分析现状,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 2、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按计划实施各项活动,进行实践,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3、撰写相关论文,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5月): 1、对课题全面总结、搜集和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 2、撰写专题研究报告,申报课题结题。
八、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1、撰写论文:《如何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撰写研究报告:《培养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
|
三、专家评议要点 1、研究内容中,除了关注在字、词、句方面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注重段落、篇章阅读习惯,尤其应重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 2、课题界定中,删掉对“四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界定。 3、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中,准备阶段改定于2018年7月-8月,实施阶段改定于2018年9月-2019年4月,总结阶段改定为2019年5月。
|
四、区教育科学规划部门意见 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