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每月一事 |
浅谈一年级数学口头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国家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从中可以看出,低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应该以减负增效为前提,注重口头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注重将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下面我就将谈谈如何设计一年级数学口头作业。
一、让学生“说一说”
为学之道,必本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反思是一项很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还没有形成,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不能及时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那么就会很容易遗忘。所以,我尝试探索布置讲数学故事的口头作业。把自己在数学生活中所经历到的、和同伴交流中所收获的、来自于解决问题中的困惑等等,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
二、让学生“玩一玩”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传统观念常把学与玩分开,认为学就是学,玩就是玩。学好了,才能玩,学不好,就不能玩。长此以往,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乐趣,做家庭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根本不投入情感,更谈不上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的乐趣,我尝试探索布置数学游戏的口头作业。把数学知识掺杂在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开开心心的完成数学作业、复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最终爱上数学作业。
三、让学生“用一用”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这说明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我尝试探索布置亲自动手实践的数学作业。把表层的、形式的、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变成常见的生活实际问题,让数学变得亲切起来,学生亲自实践发现问题,感知数学奥秘,激发求知欲,培养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
一年级的数学口头作业,是能够有效地落实并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要有的放矢地设计有趣的、有思维含量的口头作业,让口头作业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