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人常说,美食足以裹口腹之欲,而我偏偏是素食主义者,任何荤腥不沾。听母亲说是小时候吃肉吃伤的,长大后,其实我并不是看到肉就恶心,是打心里对肉食的排斥心里,不忍也而不愿吃。就连家里做诸如大炒肉、炒肉丝之类我也是让夫把肉切好,我负责做。记得有一次夫把肉从冰箱冷冻拿出来,忘了切,无奈我只能亲自动手切,当软乎乎、油腻腻的放在案板上,直接接触到我手的时候,我似乎有些反胃了。
于是,五十多年来,我一直秉承雷打不动素食心里,就连饺子吃的也是素饺子,炒过肉的锅炒菜后也能被浅尝一口立即识破,我敏锐的味觉让大家很是折服和无奈。由于几十年不吃肉,自然身体也不强壮,五十刚过,骨质疏松,直接导致钙流失严重,也由于一次锻炼失当,
在外人眼中,我一直是一个乐天派,到底是真快乐还是假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了。其实,人很容易从极度自负跌至极度自卑。我知道自己心性要强,当现实与愿望相去甚远的时候,我只会强颜欢笑,压抑自己,不与人交流,也基于此,青春期的我尤其喜欢上了写作,也唯有通过写文章我的情绪能得以适当宣泄。
孩子是父母的延续,我知道自己性格固执、认死理,,于是从儿子出生起就有意识培养他良好的性格,然而,好多时候还是不能如人愿,甚至身不由己。夫在医院上班,成天家出去学习进修,公公婆婆腿脚不便,不愿意和我住在楼上,于是儿子不到一岁就断奶送回到了乡下。尽管我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回去看他,但科学证明:一到三岁是孩子性格形成时期,正确的养育方式是应该父母亲带在身边的,而我最终还是委屈了儿子,直到多年以后看到《如何养育孩子一文》,才最终理解了每周我上班和儿子说再见时候他的痛哭流涕、他的恋恋不舍。孩子年龄小,对妈妈有一种自然的依恋,妈妈不在身边,每天见不着,他打心里有一种不安全感,他弄不明白为啥妈妈总会离开他,一周才能再见,而婆婆也是奇怪我一回到家儿子总是粘着我,拒她于“千里之外”,于是也总是“责怪”儿子“看见妈妈就忘了奶奶”。
儿子性格细腻,甚至有些胆小,这固然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我知道和从小送到爷爷奶奶身边照顾也有关,我终究弄不明白有多少个夜晚儿子是在思念妈妈中哭着进入梦乡的。尽管三岁后我接儿子回城里来上了幼儿园,和父母生活在了一起,但一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是个好妈妈,自诩从小到大对儿子很是了解。其实我知道自己虽然五十多岁了,但心性单纯,凡事懒得动脑,也想得少,返回头来看,才知道我并没有能真正走进儿子的内心。
也是在多年后看儿子的日记,和儿子的对话中得知他小学之所以仅参加一次运动会后就再不报名参加其实是由于接力赛中不小心掉棒的缘故;也是在聊天中知道了二年级时候老师领着孩子们去公园里,同学们都是抄小路爬上假山,唯独儿子担心小路湿滑,万一不小心摔下去会滚进湖里,于是特意搭讪了小赵同学作伴和他一起从台阶爬上了山顶;也是在之后反思小县城教师的局限性和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时,我才得知儿子初中时候学习压力有多大,入学伊始第一次考试他就拔得全校头筹,自然成了老师们众星捧月的对象,在之后的考试中尽管我一个劲儿告诫他不要在乎名次,可架不住各科老师的用心良苦,这样一定程度上给儿子带来了压力,甚至衍生出来焦虑,反而在学习上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高中班主任年轻没有经验,教育学生方法简单粗暴,更是让身处青春期的儿子瞧不上;各科老师教学只懂皮毛不能深层“解剖探讨”让儿子也很苦恼;直到离家上大学,感冒发烧生病,他也总是等病愈才和我们说,虽然我知道他是怕我们担心,但毕竟夫在医院上班,可以视频远程“遥控”他吃什么药的;大学三年,奇葩舍友晚上开着大灯通宵打游戏,扰得舍友们夜不能寐,儿子火冒三丈却也只能忍受,好歹第四年该舍友终于被“请出”宿舍,他好歹算是睡了一年安稳觉;Y情期间,儿子第一批中招,浑身乏力,高烧不退,也亏得是热心师姐雪中送炭,送来了退烧药解了燃眉之急;博士期间,导师给他分派任务,要求将一尼龙袋子易燃化学药品按照克数分别秤出重量,最终被灼烧手背后儿子的各种担忧,也是在回家来去医院激光治疗黑痣时候我才知道这件事。就连今年八月和同学出国,回国后也才明白同学出国第二天就和他“兵分两路”,他一个人德国的。儿子属兔,本就性格有些谨慎、胆小细腻,可想而知这些事情发生后他心底的担忧甚至崩溃,只是这些他都默默自己扛下消化,而我都是后知后觉。其实作为父母,我多么希望他能敞开心扉,和我们诉诉苦,即便我们帮不上忙,一定程度上也能宽慰宽慰他。
明年儿子即将博士毕业,这段时间在忙着秋招投简历,也有单位给他抛过来橄榄枝,我知道以儿子一直以来的优秀,去哪里都不会差的,只是二十年的求学历程,他只顾一心扑在学习上。在南京上大学的四年,他根本没有时间走出校园欣赏金陵美景;博士五年,魔都大上海的繁华似乎也与他无关,他只是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学习和做科研。如今要走上工作岗位,作为母亲,
我真的不想让他太累了。人生如行路,不必总是奔跑,我只想让他今后的生活幸福指数高点,毕竟学无止境,人得学会好好爱自己,学会享受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何时何地,都有能获得幸福的能力,这才是教育最该教会孩子的。”
和前几年的照片对比,我发现照片中的我面相比原来柔和多了。其实是心开阔了,人也就活得不拧巴了,对一些事情,我不再一味地纠结想不开,也不再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年过半百终于醒悟,也终于释然,人在世上走一遭,还是不要勉强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才好。于是,生活中的小确幸让我兴奋不已:当我在全民K歌中高歌一曲获得SSS的时候,当我用手机拍摄出一张满意的照片的时候,当我做出一顿合口饭菜的时候,当我穿的衣服获得同事夸赞的时候,当我的文章榜上有名的时候......对待生活的态度变了,感觉眼中皆是美好。想起一句话说的心大了,所有的事就小了。
平凡之中,自有清欢,所得之内,已有丰盈。乐观豁达的人,能把自己的人生演绎得多姿多彩;热爱生活的人,能把平凡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聪明睿智的人,能把人生的轨迹变得稳妥正直;不畏艰难的人,能把山重水复变得柳暗花明。生活万种风情,有趣有爱,过有滋有味的生活,才不会辜负人生的美好。昨天刚看了篇文章《一个人爱自己的五个层次》,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活出自我,照顾自己、接纳自己、取悦自己、丰富自己、拥抱自己。
10.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