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行且惜且从容

(2025-08-19 09:58:21)


每次送儿子从车站回来总是有些怅然若失,今天也不例外。一早就送儿子到西站,儿子安检后,和我挥一挥手直接走到了检票处,他的身影瞬间消失在人流中,一声汽笛长鸣后,动车飞驰而过。回家路上坐在车里我不听话的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不为别的,只为儿子又一次的义无反顾,为他只身一人的单打独斗。且行且惜且从容


儿子是八月十号回家来的,暑假回来只“休整”了一周就又匆匆出发了。这次出发不是南下,而是绕道北上帝去办理出国签证,江浙沪出国预约签证的人太多,他只能“曲线救国”去北京试着办理,终究不知能否顺利办妥。我和夫一再提醒他,你尽力而为,一切听天由命,凡事顺其自然,能办成最好,签不了也不生气。北京待两天后,20号他又将南下广州,参加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一类的活动,为明年的毕业试着“敲门”。

儿子这次暑假回来也是参加百名博士江淮行从安徽到南京坐飞机回来的。全国有四百名博士报名参加江淮行,最终优中选优,一百名博士脱颖而出,儿子有幸入选。除了参观学习,还去滁州一睹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琅玡山,其实,儿子从小就向往闲云野鹤、无忧无虑的生活,忙碌的学习科研之余这次安徽五日行也算是一次难得的放松。且行且惜且从容


回家来的一周时间,其实儿子并没有休息,他每天趴在电脑上,晚上总是十一点以后才能上床。我奇怪他每天在忙什么,儿子让我浏览了一下他的电脑,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真的是不虚度每一天啊。打开密密麻麻的文件夹中的文件,光看题目就让人如坠云雾中的。

回家几天,儿子给我大致总结了一下他每天的“工作”。其中一天在电脑上重新完善自我介绍、其中两天做了两个App还有一天是能力提升总结回顾签证准备。那天我在客厅听到了他在电脑上的远程视频连线“汇报”,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出了自己的愿景想法十分钟的时间,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没有良好的口才,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足够的胸有成竹这些是完全下不来的,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我终于认识到了博士的“博”。且行且惜且从容


每次临出发前夜,我们母子几乎总会彻夜而谈,聊天中能感觉到现行体制下博士生存的压力与无奈,儿子的一往无前,愈挫愈勇让我钦佩的同时,我也为自己作为家长丝毫帮不上他忙而抱愧。儿子总想凭一己之力改变家庭,甚至改变社会,想法不错,勇气可嘉,然而现实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很残酷。博士头衔看似光鲜靓丽的外表下隐藏了多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忧啊!

临行前一天晚上儿子又绕小城一周,鼓楼和白塔亮着的灯光、故乡闲散自在慢节奏的生活让儿子“感觉甚是舒服”,但舒服只是暂时的回家来洗过澡,夫给他量了血压,140/100,还是偏高。总有没完没了的事情要干,思想上有压力,血压又怎能不偏高呢!那天晚上他做梦了,看到他紧皱眉头,大声叫嚷,烦躁惊悚的表情让我看着都心疼,就连在睡梦中他的弦也是时刻紧绷着啊!我时常在想如果生活能够重新来过,我定不会对儿子有过高要求和期望,不会让他走读博这条路。人活一世,如果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过一生,才叫幸福。

前几天刚刚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命”这个东西其实有两个核心变量---出生的家庭以及一个人所活的这个时代,这两个变量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最根本的边界——不是努力的边界,而是可能性的边界。家庭环境决定了孩子生命的“初始资本”,时代则决定了这些资本能否兑现出真正的价值。同样的个人能力、同样的家庭出身,放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所能抵达的终点完全不同,残酷的是,这个变量往往是我们个人完全无法控制的。人们常说,“命运总掌握在自己手里”,人这一辈子,就是不断探索两个命运变量之间空间的过程,命运有边界,但绝不是一道坚硬的围墙。  

儿子和我聊天中,感慨这十年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他直言我思想保守,眼界狭窄,认知局限,已经落伍,并建议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学习,与时俱进,方能跟上时代的脉搏,不被淘汰。突围的起点,是认知独立,很高兴儿子既能接住我们父母的爱,又能过滤我们的局限;既能理解我们的平庸,又能拒绝被我们的思维同化。他有他的追求与奋斗目标,他年龄尚小,姑且先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吧,尽管前面荆棘丛生。且行且惜且从容


记得今早送儿子回家路上,无意间在站前广场上看到了一条小蛇和一窝蚂蚁,那条蛇大约十厘米长,筷子般粗细,它灵活地在台阶上快速爬行,警觉且机敏,我没有敢打扰它,只是静静地拍了张照片。旁边的蚂蚁洞口汇集了一群蚂蚁,黑压压的一团,它们成群结队、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应该是发现了食物,大家齐努力往洞里抬了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画面,奇妙地让我联想到了人的奋斗之路。

奋斗,有时需要如小蛇般的孤勇。当我们心中有了梦想的火苗,踏上逐梦之旅,很多时候要独自面对外界的质疑、前路的迷茫。就像那小蛇,虽身形渺小,却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坚定爬行。它没有同伴的簇拥,只能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勇气,敏锐感知周遭的危险与机遇。在奋斗初期,我们或许也会陷入无人理解的困境,没有人能替我们承受失败的痛苦,也鲜有人能真正体会成功前的煎熬。此时,这份孤勇就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让我们在孤独中积蓄能量,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奋斗绝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还需要蚂蚁般的齐心协力。蚂蚁虽小,却懂得团结的力量。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了搬运食物或建造家园,每一只都全力以赴。一个人的智慧有限,众人的智慧则无穷无尽;一个人的力量微薄,众人的力量却能移山填海当孤勇与协作完美融合,奋斗之路必将更加坚实,成功的曙光也必将更加耀眼。且行且惜且从容


中午十一点,动车驶入了丰台,儿子坐地铁风尘仆仆赶往预订的旅店,午睡醒来,他去国贸大厦转了转。儿子告诉我明天去办签证,时间允许的话,他想去中央电视台看看,登高远眺,我想他定会感慨颇多的。

 

                                  8.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