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信母爱不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2025-08-15 09:32:17)


周日去车站接儿子回家来已经是下午六点半,姐姐打电话告诉我她要陪六叔回村里,晚上我得回去给父母做饭去。

接回儿子,我急匆匆赶往父母家,发现火上正熬着一大锅米汤。母亲得知我和夫去接儿子,特意熬的,她说家里还有中午保姆做的素馅儿,想让我们一家三口过来吃晚“壮回家来才洗澡啥的呀,有他爸在家做饭,不过来吃。”我说。母亲听了我说的话,眼里闪过一丝失落“我还说你们一家一起过来吃饭,热闹热闹呢!”她说。

吃过晚饭,还没收拾完碗筷,保姆就来了,我匆匆洗完碗,准备回家。母亲又开始提醒我“把中午剩的饺子和晚上剩的馅儿饼还有没包的馅儿都拿回去,明天给孩子吃吧!”母亲的心啊,操心了一辈又一辈子,总觉得晚上没让儿子吃上馅儿饼是不歇心的。

8月11日,周一。我知道母亲从今本周开始要下楼参加自乐班的锻炼,担心她两周没下楼,腿不灵便,骑车回家准备陪她下楼。到了小区,还不到上午九点钟,母亲已经坐在小花园里了,她是个急性子,也是自乐班里好学生,今天她是第一个来报到的。能看出她有些许按耐不住的激动,半个月前,腿疼脚不能着地让母亲心下有些焦虑,总是担心下不来楼。今天胜利下楼,母亲总算打消了之前的顾虑。

母亲性格要强自理,从来不愿意亏欠别人,前几天姐夫送过来一些桃子,母亲要我给张阿姨送过去几个。我没有去过阿姨家,按照母亲告诉我的地址按图索骥,谁曾想上去敲门根本不是张阿姨家,我想也许我不小心听错母亲说的,于是从西单元的201又去了东单元201,结果又是无功而返。连着两次走错门,我不再有耐心,只能把桃子又给母亲拿了回来。“没找见张阿姨家?”“没有,说了半天,你还是没说清门牌号。”说完,把东西一放,扭头摔门而去,我有些气不打一处来,认定母亲告错了我阿姨家。

回家后,我给姐姐打电话再次确认阿姨家住址,原来母亲所谓的“咱们前面那栋楼的西面”指的的是3号楼,而非8号楼,是我听错,而非母亲告错我啊!再一次为自己的鲁莽有些不安起来。

第二天晚上回家,保姆善意题提醒我“你以后可不要顶撞你妈了,你走了老婆可怜地悄悄掉眼泪了。”她简单的一句提醒瞬间让我再一次羞愧起来,后悔自己实在修养不够,想起一句话“口无遮拦不是心直口快,其实是情商不够。”

母亲老来脑袋也不似前几年灵光,有时候我没耐心听她的唠叨,不免会“顶撞”她几句,看着母亲在我面前诚惶诚恐、小心翼翼的样子,我即刻又后悔起自己的莽撞,觉得对不起母亲。一直以来,母亲在我心目中是个性格外向、爱说爱道、办事雷厉风行的人。其实仔细观察,母亲真的老了,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脑子自然也退化了。

前几天教母亲唱歌,很简单的一首小歌,我一句一句地教,母亲却总是跑调。母亲打年轻时就喜欢音乐,还是自乐班的艺术指导,然而,现在如果不看歌谱,单靠口口相授,她怎么也唱不来正确的调子。今年母亲耳背得厉害,说话经常打岔、打电话时候也经常听不清我们说什么;母亲性格比之前更固执了,认准的事情真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母亲说话也比之前啰嗦了,一件事情,总爱絮叨个不停;平日里节俭得可怕,非得把旧饭、旧菜吃进肚子里,才觉得不浪费.....

母亲今年虚岁86了,的确肉眼可见衰老得厉害,另一方面,父亲每日里脑子不清楚时候的折腾对母亲身心也是一种摧残。母亲心疼父亲,对父亲整日躺在床上深表同情,她给父亲接尿,喂饭,喂药,甚至扶着父亲在床沿边站立锻炼,半夜里父亲闹腾开母亲还要起床来帮着保姆“买哄”父亲。

前几日父亲有些上火,嗓子里有痰,保姆好意给揪了揪嗓子,看着父亲嗓子那里红红的一大片,母亲开始埋怨保姆对父亲的“下手狠”;父亲即使躺在床上,也非要系裤带,晚上保姆自然由着他,看着父亲将布裤带打了那么多结压在身下,母亲说话时候声音有些哽咽“老汉啊,这么多疙瘩压在腰底下,你一晚上难受了吧!怎么老了活成了个这样子?”相信母爱不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前几日母亲腿疼保姆给按摩了一次,母亲感觉非常好,我了解她的性格,她想让保姆按摩可打心里又不想麻烦人家,我于是提议让保姆连着按摩几天后,给她劳务费(发个红包),唯有如此母亲才能安心。连着四天,每次20分钟的按摩对于母亲很见效,腿舒服了许多。当我看到母亲颤巍巍打开柜子,拿出来一百元,又找了个红包放进去准备给保姆的时候,我笑了,原来母亲心目中的红包是这样子的啊!母亲一辈子不想麻烦别人,自乐班老姐妹们即使给她送个院子里自家种的西红柿、柿子她也总是觉得欠了人家的人情,想尽一切办法还了人家才能睡得踏实。

这几日,儿子回家来了,那天他和我说起一件事,半开玩笑道“和你讲话,简直是鸡同鸭讲,夏虫不可语冰”。我心下一惊,这和我和母亲说话时候的想法简直如出一辙。我提醒儿子出去要注意安全,放好手机,拿好东西,儿子嘲笑我“不要因噎废食”。我们母子的对话和我和母亲的对话多么的相似,神还原一般。”我嫌母亲啰嗦,儿子又嫌我总是把他当小孩子看待,也许这就是人常说的“母爱是一种重复的辜负吧!

小区自乐班成了母亲老来主要活动的地方,老姐妹们很尊敬母亲,腿疼没去活动,姐妹们特地来家里看望她,安慰她不要着急,慢慢调理打兑,欢迎她早日归队。想起两年前母亲骨折后,咬牙坚持锻炼,一年后重又回到了自乐班姐妹在群里感叹“杨老师人品好,在我们自乐班里幽默风趣,出口成章,生活态度乐观向上,为我们带来无比的力量和好的心情,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曾记得学生来家里看望母亲,回忆杨老师在学校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慨叹母亲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爱的老师,在我们家人眼中,母亲更是一位贤妻良母。

结婚成家后,夫看到我们家里似乎父亲做家务活要多于母亲。我告诉他“一方面母亲教师工作忙碌,另一方面父亲多干活是想弥补一下常年两地分居母亲的亏欠吧。

1980年我们举家迁往县城前,父亲一直在县政府工作,母亲在村里当老师,教书之余,洗衣服、做饭,照顾我们三个孩子,招呼奶奶,还得喂鸡、喂兔子,家里的一切都需要母亲打理,母亲每天忙得连轴转,父亲只有周日才能回家来。

母亲中师毕业,校篮球运动员出身,她身手矫健,动作敏捷。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大姨家,母亲都是骑着二八杠的自行车,一个人带着我们仨孩子。一路上母子四人有说有笑,十里路的车程感觉一眨眼大姨家就到了

来城里教书后,母亲工作比村里更忙了,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饭,记得冬天有次看错表,打发我们吃完饭,等我去了学校才发现校门依旧关着,原来母亲把5:30看成了6:30 。

八十年代初,家里还没有买上洗衣机,爱干净的母亲每到星期天,会大包小包拿着床单、被罩到学校锅炉房,我心安理得穿上洗干净的衣服、枕着阳光的味道安然入睡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母亲低头弯腰在锅炉房为我们手洗衣服被罩的辛劳。常年的辛劳导致母亲老来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等各种毛病。

那天整理地下室,看到了母亲在三中当老师时候用过的手提包,里面放着教科书和学生的作业本,这个包每天陪着母亲风里来雨里去的,天长日久,手提包的袋子断开了,母亲用细密的针脚缝着继续使用,直到她退休包才退休。

母亲长相清秀,身材也好,穿个新衣服不知会引起多少人的注目,可九十年代前,家里经济条件拮据,母亲的衣服并不多。退休后姐姐和嫂子给母亲买了不少衣服,但母亲慨叹“可惜年龄大了,回不到年轻时候了,穿上啥也不好看了。

母亲一辈子节俭家里自从雇保姆后,父亲的工资刚够保姆开支。一年六万的费用,的确对于三十年代出生的母亲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奢侈。其实,父亲自己的工资养自己的老,天经地义,我们也曾提出给父亲出保姆费的,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每每保姆休息我们回去给父母做饭,母亲总是说还是自家人做的饭合口味、好吃,“今天又吃了一顿好饭。”可想而知,母亲打心里想吃儿女做的饭,但我们各自成家,一家一摊子,母亲不愿意过多地麻烦我们三孩子,她终究心里还是矛盾的,我能体会到她的无奈。

家里的保姆不拘小节,干活大大咧咧,一顿饭做下来,锅碗瓢盆齐上阵,厨房里摊了一大堆。保姆用水浪费,晚上总开着大灯睡觉,光脚在地上走后又上床睡觉,用过的东西不能物归原位......凡此种种,母亲真的不适应,也不满意,但也没有办法,父亲已经24小时离不开人的照顾,母亲凡事讲究的想法终究变成了凡事将就。

时间如白驹过隙,疏忽而已。仔细想来,其实人生就是一种虚妄看开放下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今天中午,我们吃的焖面,我和面,儿子负责擀面切面,一家三口围坐桌旁,感觉今天饭菜要比以往好吃许多。

昨晚保姆请假,我回家陪父亲睡的,只是父亲一晚自言自语,我自然没睡好。早晨刚进家门,儿子第一句话就是“妈,你昨晚在姥姥家睡着没?难受吗?”一句暖心的问候,让我瞬间睡意全无。午饭后,我旋即上床准备补觉,儿子说中午要和我睡一张床,躺床上,我和他没说几句话,很快就睡着了,一方面昨晚连头带尾的确只睡了三个小时,我确实是有些困乏,另一方面有儿子在旁边陪着我,感觉神甚是踏实。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三点,不知不觉我已经睡了两个小时,看看身边,儿子依然酣睡中,那张脸,依旧是小时候的轮廓,只是已经变得成熟与刚毅。

儿子虽然钢铁直男,但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的小暖男。这次暑假回来,他住不了几天就又要出发了。“妈妈。你走路慢点”“妈妈,你腿疼吗?”“妈妈,你不难受吧!”“妈妈,你别动,我来。”我知道,这些温暖的话语我会时时咀嚼,它也会警醒我对待年老的母亲,我也要像儿子学习,态度温和,谦恭有礼,因为我不想让母爱,成为一种重复的辜负。

        

                                    8.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