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十年一梦
十年一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80
  • 关注人气: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2025-01-17 16:37:44)


儿子一般是每周五给我打电话的,上周四晚,无意中接到了儿子打过来电话,没想到一口气聊天,竟然一个小时。他看待事情鞭辟入里,说得有理有据,并说到生活中好多事情是源于每个人的性格原因,何苦自己为难自己。又说到一些事情上之所以有不同看法,与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及成长环境有关。

和我说起了今年的经济,经融专业的同学以我们一家人的收入和支出为例,做了仔细分析。作为体制内的我们,如果没有冲动消费或盲目投资,即使经济不景气,对我们家庭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儿子的进步让我很是吃惊,记得去年寒假回来好我说到一些事情时候,他一厢情愿的单纯让我忍俊不禁。

晚上陪父亲睡觉。周五晚,保姆没过来,临睡前,因为父亲坚持要脱掉裤子和尿不湿让我生气了。其实老年人不穿尿不湿是通病,这个和同事聊天中我早已晓得的,终于半夜里趁着父亲提出要穿裤子的时候,我悄悄给他穿上了纸尿裤。

有我在他身边,父亲一晚睡得比较安稳,直到快早晨五点的时候,他才醒来,只不过一睁开眼喊着就要起床。不管如何,无论父亲、母亲亦或者我还是哥哥,我们都算是睡了一个囫囵觉。

时间尚早,我把卧室门关闭上,和父亲躺着聊天。他说不知道怎么又来到这儿了,昨天晚上是在柳树那儿来呀。我知道天亮了,父亲神智基本正常了。这样看来一晚上他又去夜游了,父亲和我又说起了一些人的名字,都是些故去的人,潜意识中他已经成天家身在家中,心游天外了。

接着,父亲嚷着吃饭了,我知道他一直躺在床上,有些难受,于是给他穿上鞋子,让他下地靠着床沿拽着助力车站一站,尽管我搀着他勉强让他坐了起来,可是他腿一着地,便又颓然倒在了床上,真的是也站不起来。于是只能劝他先躺着,我去做饭。等我一会儿再进来的时候,发现父亲早已经又睡着了。

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明显感觉比前一阵子瘦了,越发显得脸有些长了,一方面晚上睡眠不好的缘故,另一方面,心累的缘故,整日里嚷着要回家,总觉着现在住的不是他的家,也许,叶落归根,他终究还是想念故乡,想念自己的父母了。为了“回家”,他经常把被子蒙在头上欲下地,一次又一次掉在地上起不来;一次又一次叫我们把他“送回家去”,涕泪横流,伤心不已。我虽为无神论者,但总感觉世间有两种看不见的无形的力量在拉扯着父亲,父亲如今已经是日薄西山,就在这一天又一天的撕扯中终将走完他的一生。

越来感觉父母是挡在我们与死亡之间的一堵墙。爷爷姥爷在我一两岁时候均已去世,对于他们,我没有任何印象。奶奶和姥姥分别于92和93岁故去,她俩也算长寿老人了,只是老来都是父母伺候她们的,我们也仅仅是偶尔打个下手。对于她们的故去,仅仅是一种怀念。如今,每天面对着八九十岁我的父母,让我有一种对于死亡的恐惧。

人常说来日方长,其实啊,人生苦短,有时候不免有些“可怜”父亲年轻时候常年夫妻两地分居,他一到星期天风风火火骑车赶回来干活,爷爷奶奶地里的,我们家里的,周一一早骑车25里匆匆赶往县城上班。直到1980年父亲46岁的时候才接受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我们举家迁往县城。

八十年代县城的生活捉襟见肘,父母两人的工资根本不够用,就连每月的供应也不够吃。记得前几天父亲曾问起我“咱家的布票够不够花?”父亲的神志不知不觉又回到从前。这让我想起八十年代曾是凭票供应的年代,粮票、布票、油票、醋票等五花八门,红红绿绿的。小时候我跟着父亲到粮油门市部买过供应的,一个长长的铁丝上夹着好多个夹子,签过字的纸条夹在夹子上,工作人员一个优美的弧线过后,夹子顺着铁丝从这头划过那头,于是粮站铁丝这头的人拿过粮票和纸条,开始给袋子里装刚刚磨好的白面,那时候我看着这些是又好奇又兴奋的,而回家路上父亲看着后座上驮着的白面,也是很兴奋的,毕竟,一家人的口粮又落实了。总之,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很少有休息的时候,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家里也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父亲脸上很少有笑颜,每天不苟言笑,一脸严肃的样子让我们和他有一种距离感。

九十年代,随着我们三个孩子相继上学、成家,父母终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喝,他们身体也还不错,除了姥姥和奶奶需要侍奉。想来人生不易,生活好了,父母工资高了,终于能安享晚年了,可是送走两位老人后,其实父母身体有也开始走下坡路了,高血压、糖尿病导致好多东西都不能吃了,如今母亲拄着拐杖能独自下楼,可也走不了多远的路,而父亲也只能终年躺在床上了。前几天父亲说想去哥哥家里住两天,但愿春暖花开后,我们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记得上周哥哥回家来也和我感慨地说“好怀念从前的日子,我周末回来,好吃好喝不说,陪父母下下棋,聊聊天,帮他们干干活,带他们出去附近转悠转悠。”可惜时光一去不返,这些美好回忆只能永远存于记忆深处了。

生活总是如此,老天不会将全部的好运或不幸降临到每个人身上。父亲虽然有母亲陪着,可终究是身不由己,下不来地;公公小父亲一岁,身体矍铄,每天能下楼锻炼,可婆婆早已于九年前去世,家里没有人和他说个话,只有电视陪着他孤单度日。

所以,尽管有时候嫌父母啰嗦缠人,作为子女,还是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吧!毕竟,时光不等人,一直以来,我觉得有些愧对父母,因为晚上的保姆就是我提出来要雇的。只是随着父亲肉眼可见的日渐衰老,我也越发感觉到了他打心里的孤独和恐惧。当我晚上陪他睡的时候,我随手就把床头灯熄灭了,即使黑暗中他也从来没喊过要让我开灯,平日里只有保姆陪他的时候,每天晚上是不让关灯的。我知道,老来的父亲已经如同一个孩童,没有安全感,他打心里还是想让我们晚上陪着他,当我握着他的手,他睡得很是安稳。

仔细想来,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一种的过程,也算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没有父亲,我不可能二年级时候在城里最好的小学中途入学,只因为校长和教务主任都是父亲是师范的同学;没有母亲作为优秀教师子女中考加分的照拂,我也不可能上了我县的重点高中;之后,也是由于父亲的六弟我的六叔的帮忙,我顺利上了大学,直到毕业分配到县城中学当老师,一年后,又是由于母亲和父亲托人找关系,我得以改行。仔细想来,我看一帆风顺的背后,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父亲心思细腻,敏感而脆弱,这一点我很是随了他。从去年以来,他的一些列反常举动让我有些害怕,他总说自己掉在水里了,浑身发冷,又总说梦到了老虎追着他,亦或一晚上走了18000里,又累又饿又怕,他从心里恐惧死亡。

每天面对着日益老去的父母,我却无力回天的时候,让本就悲观的我有时候越发有些悲观起来,喜欢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到底为了什么。我知道,我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但至少我可以尽己所能,保持最大的耐心和尊重,对父母给予温暖和陪伴,与他们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只有这样,等到真的要分离时,才不会因错过什么而遗憾。记得史铁生在一本书中写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纸短情长
后一篇:兜底和托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