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

在我家卧室里就可以听到楼下笼子里小黄喵喵的叫声,从叫声中都能感觉到它的孤单与落寞。我听出它希望通过叫声呼朋引伴,期待把小黑回来和它一起玩,但是它不知道,任凭它如何召唤,小黑也回不来了。
小黄是门卫阿姨在笼子里豢养的一只家猫,每天有人给它投食、喂水、洗澡,铲猫屎,没事时候它总是悠闲地躺在笼子里晒太阳,用爪子梳理身上的毛,活得养尊处优。小黑呢,是我给一只流浪猫起的名字,它是几天前才流浪到我们院子里的,可能它是听到我们院子里有猫咪的叫声,寻声而来的。它是一只只有几个月大的小猫,我们这里有个俗语“大没样,小戚它”,果真如此,小猫浑身上下一团黑,小小的软软的身体,短短的小腿,仿佛一个小绒球在地上滚来磙去,甚是可爱,让人忍不住的喜欢,只是一双蓝宝石般的小眼睛略带戒备的目光,警觉地看着路过的人。
初来乍到院子里的小黑有些惶恐,我总觉得它是奔着小黄的猫食而来的。它先是试探地往猫食前蹭了蹭,听到笼子里小黄的叫声,于是惊恐地躲到了一边,甚至迅速地逃到了阳台下面。然而,饥肠辘辘、瘪瘪的肚子不得不让它再次铤而走险,继续慢慢地往猫食碗凑过去,笼子里的小黄这回看清了它,原来是只“小可怜”,于是善心大发,不再对它虎视眈眈。其实吃饱喝足后的小黄对于门卫阿姨给它的食物早已不屑一顾,小黄漫不经心乜斜着眼睛望着小黑,不再叫唤,默许了它可以分享自己的食物,如此往复几次试探后,小黑感觉到小黄对它并无敌意,于是再次慢慢靠近猫食,之后低头全神贯注吧唧吧唧吃个没完,很快将碗里的东西来了个秋风扫落叶般的“光盘行动”,可想而知这个小可怜有多久没能寻到食物了。
小黄在笼子里一声不吭,它静静地看着笼子外面的朋友,似乎怕它的叫声惊扰了这个不速之客。“酒足饭饱”后,小黑心满意足,它抬起头冲着笼子里的小黄喵喵地叫着,奶声奶气,像是在感激地说“谢谢你的“美食”,谢谢你的‘大度’,谢谢你的不扰之恩。”善良的小黄也冲它喵喵叫着,两只猫惺惺相惜,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就这样,两只猫成了一见如故的好朋友,小黄热情地邀请小黑进笼子里来喝水,上笼子二层睡觉。笼子的间距正好可以让小黑钻进来,于是,聪明的小黑顺着笼子的缝隙爬进了小黄的猫窝安营扎寨,和小黄成了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猫笼虽小,但挡不住伙伴间的热络,两只猫在笼子里跳上窜下,其乐融融,相处融洽,玩得不亦乐乎。小黑俨然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它顺着笼子缝隙一会儿爬出来,一会儿爬进去,我想笼子里的小黄一定也有些羡慕小黑的来去自由了。那天我看见两只猫在笼子里亲密玩耍的样子,觉得甚是很好玩儿,忍不住给它们拍了张合影。
几天后,小黑不再认生,和院子里的我们也逐渐熟络起来,孩子们更是放学回来就过去逗它玩。传达室阿姨是个好心人,看着小黑可怜,每天会特意多喂它些香肠和肉片,给它加强营养。小黑虽然还是只小猫,但它很是懂得人对它的好,在阿姨身后亦步亦趋,阿姨进了屋子,它也会蹲在门口等着它,像个忠实的卫兵。
有两天没见小黑,我有些奇怪,一问门卫阿姨才知它生病了:拉稀屎。我有些担忧,阿姨说喂了它藿香水,楼上的张同学还特意给小黑打了治疗拉肚子的针。晚上,在张同学的朋友圈里,我看到了小黑正安静地躺在纸箱里,无精打采,往日凌厉的眼睛显得呆滞而无神。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它祈福:但愿它能挺过这关。然而第二天一早,和门卫阿姨问起小黑怎么样,她遗憾滴说“哎,死了。”
小黑这只流浪猫,真的是只小可怜,它在世上仅仅存活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刚刚享受了几天好日子:有了遮风挡雨的安稳的窝,有了好心的主人喂,有了小黄这个朋友作伴,谁知不幸夭折。
无独有偶,上周日回公公家摘了些花椒。得知隔壁的阿姨刚去世不久。阿姨也是一个苦命人,先后嫁过两任丈夫,但都不幸去世,于是有人说她命硬,克夫。婆家也不喜欢她,无奈之下,她出来给人做保姆,一来二去和雇主产生了感情,自然而然成了家里的半个主人,两人搭伴过起了日子。雇主去世之前,感念她多年的精心照顾,答应将房子留给她居住。之后阿姨一个人一直住在这里,去世时候身边也没个人陪伴,最终孤独离世。想起了这段时间的热播电影《隐入尘埃》。遭到家人嫌弃的主人公桂英和中年光棍马有铁,两人经媒人撮合结婚后抱团取暖,相互关心,认真努力地活着,然而幸福生活转瞬即逝。随着桂英头晕跌落水塘意外去世,马有铁精神支柱坍塌,失去了生活的渴望,两个低入尘埃的人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是啊,生命如斯,小黑猫如此,贵为灵长动物的人类不也一样吗?桂英和马有铁,在一起生活虽然没有几年,但也曾被彼此温暖与照亮;孤独离世的邻居阿姨,雇主也曾真心待她不薄,可他们终究都是福薄之人,没能享受几天幸福生活,最终隐入尘烟,平凡卑微如他们,唯有一声叹息。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