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毛木荣)

分类: 教研活动 |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8~89页
教材简析: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作为新单元第一课的“找规律”,非常重要。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造成障碍。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彩色笔、涂色卡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方向。
1、播放律动操。
师:你们学会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学会了?
2、课件出示主题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准备这样布置会场,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生:……)
师:它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自主探索,展示成果。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让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生:……)
师: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播放)。你们是怎么想的?(生:……)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小结过渡):彩旗的规律找到了,那么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认真观察后,把你发现的小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播放课件)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可尝试将教材中的“红、绿”排列改为“绿、红、黄”或其它形式的三种颜色的排列)。
师: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涂一涂。
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课本89页“涂一涂”)
师: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组织评议)
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学生涂色)
师:在四人小组中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学生评议、订正)
2、联系生活找规律。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图)
3、用数学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
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在教学环节当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演一演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规律、经历发现规律过程,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少缺憾值得我反思。如: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情境时我处理得有些仓促,在逐个呈现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队伍图时,没能清楚的引导学生如何找事物规律,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找规律的方法不能完全掌握,重点不突出!另外就是老师语言指令不清晰,没有全面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一定会不断的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时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