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一语教研总结——中通小学部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总结
(2022-07-02 10:22:22)分类: A1:项目管理(B1-B5) |
2022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温州中通国际学校小学部
又是一个学期结束了,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忙并快乐着。忙着教研,忙着筹备学生的活动;因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了而快乐,因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而快乐。
一、以“项目化活动”为推手,深化识字方法的探讨
(一) 启动:介绍汉字起源,启动项目化课程
提供视频或相关知识讲解,激发孩子对汉字起源的兴趣,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引发民族自豪感。
(二) 知识建构:
共读本学期必读书目《有故事的汉字》,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有故事的汉字》的编写特点。
(三)探索、反思、修进:
1. 根据学习单进行自选字族的资料查找与梳理,了解自选字族演变的故事和与之相关的汉字。
2. 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查找的内容,由组长进行内容的进一步修整。
3. 确定成果展示方式并做好准备提供学习单和资料查找的途径,帮助小组梳理搜集过来的材料,组织小组在周末进行合作讨论。
(四)成果展示:
1. 班级展示:根据组里自选的汇报方式进行班级层面的展示,并由各小组进行投票。
2. 段里展示:每个班选择得票最高的组到其他5个班的进行走班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二、组内公开课、师徒汇报课
我们组这学期6位老师,开出了4节校级公开课。在我校素养课堂的评比上,钟亦宸老师执教《我们的奇妙世界》获得了二等奖,在互联网+课堂上,周慧慧老师执教《小猴子下山》,课堂注重朗读指导,说话练习,在师徒汇报课上,朱赛丽老师执教《咕咚》,注重识字方法的引导;傅茜茜执教《小壁虎借尾巴》,课堂扎实有效,学生学得认真专注。
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这样在全组范围的相互听课、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新老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一次活动,我们都通过分组备课,试课,切切实实磨好一节课。在磨课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充分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学期,人均组内听课20节以上,在这样浓厚的教研氛围下,一年级的课堂常规已经基本落实,新老师的教学水平也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显而易见,充分体现在期末的各项过关检测中。
三、日常教学氛围
教师都能超前一周备课,教案规范齐全,既备了教材、又备学情。包括一次集体备课,二次修进和反思。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能兼顾人文主题和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引导。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教学效果上佳。对学生进行课后管理辅导时,教师热情,富有耐心,并且注意反馈,作业布置做到了恰当,在学校素养作业设计中,我们有一位老师获一等奖,两位老师获二等奖。教师具有大读写观,能结合一年级绘本等拓展课程开展大读写活动课,学生的读绘创日记创作热情高涨,效果较好。
一学期,一学年,很快就结束了,我们组踏踏实实稳步向前,完成了一年级各项教学目标。下学期,我们要更加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等。二年级有写话过关的要求了,因此要更加注重写话能力的培养,积累好词好句,尝试创办段级层面或者班级层面的刊物,展出孩子们的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