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教学设计
(2023-06-16 15:58:41)教学目标
1.能用轻巧、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夏夜》,自如地与同学合作用歌声表现夏日夜晚的情景和幻想的情趣。
2.音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美术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歌曲演唱和欣赏互动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用色彩和线条自信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用轻巧、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夏夜》。
教学难点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在迷人的夏夜里,谁在婉转歌唱?
生:青蛙、蟋蟀、……
师:有一种小昆虫在夏夜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荧火虫
(多媒体画面:一只只萤火虫,闪闪烁烁在画面飞过)
二、体验情感,歌曲教学。
师:有一个钟维国叔叔把这首谜语改编成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唱的?(播放歌曲)
1.视听吟唱,走近歌曲
师:这些小朋友的歌声真是太美妙了,他们是以怎样的形式来演唱的?
生:有两个声部演唱,是合唱
2.联系生活,学习歌曲
师:同学们,萤火虫怎样发光?
生:一闪一闪,时亮时暗
师:那你能把歌曲中表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节奏找出来吗?
生:像萤火虫在闪烁
师:哪些地方是表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漫天飞舞的情景?
(1)引导学生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2)听音乐用“la”经声模唱旋律,感知音高
(3)学习演唱歌词
3.体验情感,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谜语歌曲,在谜底没有揭示前,要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音量来演唱?
生:神秘,疑惑的表情,音量不要太高,二声部接唱的旋律要用奇怪的口吻,更轻的音量来演唱,才能唱出趣味。
师:揭示谜底时又要用怎样的情绪,音量来演唱呢?
生:用肯定的语气,音量要比以前高一些。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可以为这首歌曲提哪些歌名呢?
三、
1.师:夜慢慢地深了,萤火虫也提着小灯笼回家去了,小朋友们也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播放《美丽的梦神》)
2.引导学生双手合拢放在耳边闭上眼睛欣赏乐曲。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乐曲感觉怎么样?
生:很优美……
师:这里有一个七彩的画盒,如果老师让你选择一种颜色来表示优美的旋律,你会选哪种颜色?
生:蓝色
师:那如果是欢快,热烈的,你会选哪种?
生:红色
3.学生练习
师;你认为《夏夜》该用怎样的颜色与线条来表现呢?
4.交流
生:我的梦是粉红色的,在梦里,我变成了小鸟飞到了月亮上和玉兔、嫦蛾玩耍。
四、课外采集
收集有关天文的图片、故事、及相关歌曲。
一、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