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赏析(二)搭船的鸟

分类: 培养青年教师 |
一.【教材分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自主学习的意识差,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难点】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六.【课前准备】课件
七.【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 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五)、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一下子
没一会儿
教学设计赏析:这篇教学设计,注重从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动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课文,文章重点突出,切入点选得很准。最让人难忘的设计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动作这两个段落后,分别给出了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一幅是大公鸡的外形,一幅是青蛙捕食的动作,并让学生学会写话,做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需要提高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这一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建议从“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翠鸟捕鱼时的旁若无人、人与鸟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这几个方面去引导,并结合现实生活中“捕鸟、网鸟”等现象,让学生去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