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2023-06-30 14:49:17)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2023-6-30  来源:新植保网  
    
     进入盛夏时节,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往往滋生各种刺吸式害虫活动危害,网蝽类即是此时期的主要害虫种类,园林植物叶片多受其害!本期汇总了园林中常见的五大网蝽类型及综合防治要点,赶快收藏起来!
    网蝽危害的典型特征:网蝽类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于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导致叶片正面出现针点状失绿、苍白现象,叶背面常有褐色排泄及污染物,严重时植株全叶失绿、干枯,提早落叶。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1】方翅网蝽:
    识别特征:成虫乳白色,体长3.2至3.7 毫米,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头兜发达,盔状;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
    危害规律:该虫主要为害悬铃木属,1年可发生2至5代或更多世代,世代重叠严重,5-10月为活动危害期。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2】樟脊冠网蝽:
    识别特征:虫体长约3毫米,体小而扁平。翅膜质透明,翅脉黑褐色,前翅面上布满网状花纹;若虫体似成虫,只有翅芽。
    危害规律:主要危害香樟,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4月卵孵化开始危害。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3】梨冠网蝽:
   识别特征:又称“军配虫”,体长3至3.5毫米,扁平,暗褐色。头小、复眼暗黑,触角丝状,翅上布满网状纹;前胸背板向后延伸成三角形,褐色细网纹;前翅略呈长方形,具黑褐色斑纹,呈“X”状,静止时两翅叠起。
    危害规律:寄主植物有海棠、樱花、杜鹃、月季、桃、梨、杨、梅等园林植物。每年发生3-5代,世代重叠,以第3至第4代危害最重,5月中旬以后各虫态同时出现,世代重叠,7月至8月为害最重,至10月中旬以后成虫越冬。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4】杜鹃冠网蝽:
    识别特征:体小而扁平,长约3.4mm,头小,棕褐色,复眼大而突,前胸背板发达,有网状纹;翅膜质透明,翅脉暗褐色,前翅布满网状花纹,两前翅中间接合呈明显的“X”花纹。
    危害规律:该虫是杜鹃花卉的主要害虫,寄主植物为杜鹃和马醉木,1年发生7-10代,气候暖和则几乎全年可见其为害。每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和若虫开始活动,至4月中旬出现第1代若虫,6-9月发生量最大,为害最严重,高温、干旱天气,最适宜该虫发生。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5】柳膜肩网蝽:
    识别特征:头红褐色,光滑,短面圆鼓,兜屋脊状,末端有2个深褐斑;前胸背板浅黄褐色至黑褐色,遍布细刻点。前翅长过腹部末端,黄白色,具深褐色“X”形斑;后翅白色。
    危害规律:主要为害杨和柳类,1年3-4代,4月上旬活动上树危害,5月中旬若虫孵化刺吸叶背,被害后叶背面呈白色斑点。第2代成虫出现于7月上旬,第3代8月上旬发生,第4代8月下旬出现,危害至11月份陆续越冬。
     植物常见五大类网蝽汇总及防治!
    【6】网蝽的综合防治要点:
     1、清除虫源:秋冬季节清除落叶、杂草、刮除枝干粗翘皮,并集中烧毁,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
     2、科学养管:适时修剪亦可减少发生世代数,此外,高温干旱条件下利于网蝽发生及繁殖,因此夏季适当遮阴及喷水,可以减轻网蝽为害。
     3、化学防治:
    长效防治:乔木类网蝽危害可使用淇林滴注套装输药或淇林根除蚧根施及咏帆插瓶等长效防治;灌木类网蝽危害推荐使用淇林根除蚧根施长效防治。
     速效防治:在网蝽危害发生期,可使用淇林巴亚、广正、植茹等喷施防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