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蓝软腐病症状及防治

(2022-03-31 06:56:36)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甘蓝软腐病症状及防治
                2022-3-31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甘蓝软腐病是甘蓝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该病严重影响了甘蓝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治措施。
     一、发病症状
    植株苗期较抗病,一般在莲座中后期有个别植株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常在植株生长中期至采收前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在菜株外围叶片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灰褐色腐烂,并伴有臭味;初发病的叶片在中午前后的阳光下有萎蔫现象,但在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过后2—3天则不能恢复而贴地腐烂,或使叶球暴露。严重发病的病株,病菌还向茎髓部蔓延,造成整株腐烂。另一种常见的症状是病菌先从菜心基部侵入引起发病,而植株外部则发育正常,从菜心开始渐向外腐烂发病,最后再使外部叶片叶柄腐烂。甘蓝软腐病的最大特点是病部有灰黄色黏液溢出,腐烂后发出恶臭。
         甘蓝软腐病症状及防治
                      甘蓝软腐病
  
     二、病原菌
    甘蓝软腐病的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致病变种(学名:Erwinia carotovora pv. carotovora),属薄壁菌门、欧文氏菌属 真菌。菌体短杆状,具2—8根周生鞭毛,大小(0.5—10)微米×(2.2—3.0)微米,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阴性。不耐干旱和日晒,在室内干燥2分钟或在培养基上曝晒10分钟即会死亡;致死温度50,10分钟。在土壤中未腐烂寄主组织中可存活较长时间。但当寄主腐烂后,单独只能存活两个星期左右。 
     三、发病规律
    该病菌无明显越冬期,在田间周而复始、辗转传播蔓延。田间病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均可成为侵染源,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植株的伤口侵入。由于软腐病菌寄主广,经潜伏繁殖后,引起生育期或贮藏期发病。一般久旱遇雨易发病,病害的发生与田间害虫和人为或自然造成伤口多少及黑腐病等有关,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地表积水,土壤中缺少氧气,不利甘蓝根系发育或伤口木栓化则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2年以上轮作,轮作作物以大麦、小麦、豆类和葱蒜类为宜,忌与十字花科、茄科及瓜类等蔬菜轮作。合理密植,起宽垄种植,以便于浇水和排水;发病期减少浇水或暂停浇水。播种或定植前提早耕翻整地,改进土壤性状,提高肥力、地温,促进病残体腐解。定植、中耕或锄草时避免伤根,防止病原由伤口侵入。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撒入石灰消毒。
     2、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 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5% CT杀菌剂水剂500倍液,或敌克松原粉500~1 0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2~3次,重点喷植株基部及邻近地面。注意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同时可兼治甘蓝黑腐病、甘蓝细菌性黑斑病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