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果
三、榛树生长习性
花期4~5月。果期9~10月。生山地阴坡丛林间。榛子耐寒,可度过-30 的严冬。喜湿润的气候,年降水量 700-1200
mm的地区适宜栽榛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壤土、砂土、粘土及轻轻盐碱地上均能生长;对地势要求不高,但若海拔较低,则更利于榛子的生长。喜光,充足的阳光利于榛子的生长发育和结果。
四
培育苗木
1、种子处理
首先要进行低温处理即沙藏。温度控制在
1-5,时间 2-3 个月。即 2 月沙藏,4 月播种。沙藏办法应选择高处干燥的地方,没有鼠害。挖穴深 0.6 米到 1 米,宽0.5
米的沟,若种子较少,可以用木箱进行沙藏。沙藏前种子要先在沟底或箱底铺上一层 4
cm左右厚的净湿沙,然后再将种子和沙子混合体倒入沟里或箱里,其厚度不能超过 50 cm,再撒上一层 4 cm左右厚的净湿沙。再盖上
15 cm厚的土或盖上草帘。木箱沙藏需放入地沟或菜窖中。
2、选地
育苗地应选择平整适中、土层深厚,肥力充足,排水性能好的沙壤地。地要深翻,20-30
cm深度为宜,可以有效消灭土壤中的虫卵及提高保水能力,通过疏松土地达到熟化土壤的目的。
3、催芽
将种子混合体上的覆盖物撤掉,露出干净的沙土混合体,为确保沙土里外的温度与湿度均匀,将混有种子的沙土每天翻动一次,并适量喷水,可以促使种子开始逐渐发芽,当种子发芽露白数量达到1/4
至1/3 时就可以进行播种。若由于温度低而使种子发芽率不高时,要及时将发芽床移至温暖房间催芽,在室内催芽每天要翻 1 至 2
次,并保持一定湿度,当发芽率达到要求时再适时播种。
4、播种
播种基本在 4 月中下旬进行,垄作行距在 60 cm,播种时要在已做好的垄面上开沟,沟深 5-6
cm,将沙藏的种子过筛后均匀撒在沟底,上面覆盖 2-3 cm的土,对于墒情较差的地块,覆土时要厚些,可以达到 5
cm。种子的发芽率及播种行距决定播种的密度,但是为确保出苗率,播撒时可以适当密些。播撒后再覆上土进行镇压一下就行。对于较干旱的地块在撒种后要进行适当浇水保湿,促进其露白发芽。
5、苗期管理
播种半个月后基本就陆续开始出苗。在苗期时要视土壤的干湿程度给予适当的浇水,以满足幼苗生长需要。苗期时定期对土壤疏松除草,保证幼苗生长环境。待苗木10
cm左右时,需追一次氮肥,施后及时灌水。苗期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和食叶害虫。对于白粉病的防治可以在榛苗达到
4片真叶时喷上可湿性托布津溶液;若发生食叶害虫可喷洒 2000 倍的敌杀死溶液。苗期若管理得当,苗木当年就可以达到 30
cm的高度,秋季就能出圃。
五、栽植
1、榛树一般适宜的栽植时间是春季栽植,大约 4
月中上旬。
2、选地整地。榛树对土地的适应虽较强,但是土层深厚、肥力强、排水良好的平坦沙壤地还是比较适宜榛树苗木的发育。栽种整地时要根据树苗的大小,挖出定植苗穴,尺寸直径49-51
cm之间,深度 10-18
cm。在栽植前要将穴内放入一锹腐熟的农家肥,再填入隔肥的土,防止树苗根部与肥料直接接触而烧坏苗根。
3、栽植方法
一般在 4 月中下旬进行栽植,最好选择雨后
2-3 天后进行栽植,提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的间距大约 2-3
米。将苗放入穴内,边放土边轻提苗木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盖上土后一定要踩实,以免有漏风处影响根须发育。榛木不能深栽,不超出苗木地径 3
cm即可。回填完土并踩实,并立即灌水,要求一次性灌足灌透,等水渗下后再添土保墒。封埯后还需用地膜将苗木根部的土壤封上,栽上后就要进行剪枝定干,枝干保留尺度
50-60 cm,每个枝干剪口下面要有 4 到 5 个饱满的枝芽,定干后要立即用油漆将剪口涂上,防止水分的流失。
六、田间管理
1、修剪灌水
榛树定植后,要适当的进行修剪,将多余的枝条修剪掉,减少水分的利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苗木发芽后按整形的要求进行二次定干,除去基部多余的萌发枝条,如果土壤干燥,必须进行二次灌水,确保苗木水分的吸收,以确保其发芽完好。
2、防虫害防寒
榛树在苗期最易发生的虫害是金龟子虫害,其爱食苗木嫩芽,在苗木管理时要注意观察和防治。在入秋时要对榛树根部培土防寒,用湿土培实培严,防止透风致使树根干燥。
3、追肥
施肥量要根据树龄、灌丛大小和土壤的肥沃程度来确定。在榛树的灌木丛下面撒化肥,再配合松土,使土壤与肥充分混合,再盖上土。追肥结束要灌水,若在降雨前追肥,有利于苗木对肥料的吸收。
七榛子果采收时期方法
榛子成熟的时期与种类、品种、品系生长的气候特点等均有密切关系。平榛在东北地区,一般于8月下旬成熟。大果榛子8月中旬至9月上旬。生长在阳坡的榛树比生长在阴坡的成熟早。同一株丛内,树冠外围及顶部果实首先成熟,下部及内堂的则成熟晚,因此分期采收较为合理。
榛子必须充分成熟才能采收。过早采收,种仁不饱满充实。晾干后易形成瘪仁,降低其产量和质量。反之采收过迟坚果则自行脱苞落地。榛子的适时采收标志是,果苞和果顶由白变黄,果苞基部有一圈变成黄色,俗称“黄绕”。此时果苞内坚果用手一触即可脱苞,为适宜采收期。榛子的果实为黄褐色,接近球形,直径0.7-1.5
cm。
人工采收:平榛树形较矮,手采方便。采收时可连同果苞一同采下,采后集中运到堆果场,准备脱苞。大果榛子树体较高,但仍可以直接手采带果苞的果实。或等待果实脱苞落地,再拣拾集中起来,在采收季节可以每隔一天拣果一次。或者振动大枝的办法,使榛果落地,再集中收集起来。采用此法采收,必须事先清理园地。
机械采收:国外已经采用机械化采收榛子,但只限于先进的农场。其方法是:在采收期到来之前,先将园地清理干净。平整土地。采收时先用振动机抓住大枝将榛子振落地面,然后用吸收机收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