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的种植方式与合理利用
(2018-11-13 08:13:09)分类: 土壤肥料 |
1、单作绿肥。即在同一耕地上仅种植一种绿肥作物,而不同时种植其他作物。如在开荒地上先种一季或一年绿肥作物,以便增加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利于后作。
2、间种绿肥。在同一块地上,同一季节内将绿肥作物与其他作物相间种植。如在玉米行间种竹豆、黄豆,甘蔗行间种绿豆、豇豆,小麦行间种紫云英等。间种绿肥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做到用地养地,如果是间种豆科绿肥,可以增加主作物的氮素营养,减少杂草和病害。
3、套种绿肥。在主作物播种前或在收获前在其行间播种绿肥。如在晚稻乳熟期播种紫云英或苕子,麦田套种草木樨等。套种除有间种的作用外,不觉
有使绿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生长时间,提高绿肥产量。
4、混种绿肥。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混合播种两种以上的绿肥作物,例如紫云英与肥田萝卜混播,紫外线云英或苕子与油菜混播等。群众说:“种子掺一掺,产量翻一番。”豆科绿肥与非豆科绿肥,蔓生与直立绿肥混种,使互相间能调节养分,蔓生茎可攀缘直立绿肥,使田间通风透光。所以混种产量较高,改良土壤效果较好。
5插种或复种绿肥。在作物收获后,利用短暂的空余生长季节种植一次短期绿肥作物,以供下季作物作基肥。一般是选用生长期短、生长迅速的绿肥品种,如绿豆、乌豇豆、柽麻、绿萍等。这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充分利用土地及生长季节,方便管理,多收一委绿肥,解决下季作物的肥料来源。
绿肥作物根部含氮量的多少,因品种不同有很大的差别。据分析,苕子根部含氮量占植株全氮量的4~5%左右,豌豆占2~4%左右,蚕豆约占8%,羽扇豆约占5~15%,红三叶草约占45%。
二、种植绿肥就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绿肥品种应注意它的特性。首先要注意绿肥作物的生长期和搞逆能力,以及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例如,大多数苕子品种只适合在长江以南种植,但光叶紫花苕子却可种到淮河以北地区,并且生长良好。豆科绿肥作物的根瘤菌适宜在中性左右的酸碱度环境下生长活动,当土壤pH值在4.0~4.4时,紫云英根部的根瘤菌就会死亡。又如紫云英喜欢湿润而不积水的土壤,它的而旱、耐低温的能力较差。许多绿肥作物怕涝,但田菁耐涝性强,而且耐盐性也很强。
3、注意适时播种。适时播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但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播种具体日期应根据不地条件和绿肥作物的特性来决定,最可靠的办法是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最好的播种期。华南地区,夏季绿肥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冬季绿肥宜在10月播种。
6、豆科绿肥作物,特别是紫云英应采用根瘤菌拌种,以提高它们的根瘤生长和固氮的能力。
1、适时收割或翻压。绿肥过早翻压产量低,植株过分幼嫩,压青后分解过快,肥效短;翻压过迟,绿肥植株老化,养分多转移到种子中去了,茎叶养分含量较低,而且茎叶碳氮比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降低肥效。一般豆科绿肥植株适宜的翻压时间为盛花至谢花期;禾本科绿肥植株最好在抽穗期翻压,十字花科绿肥植株最好在上花下荚期。间、套种绿肥作物的翻压时期,应与后茬作物需肥规律相互合。
3、绿肥的施用量。应视绿肥种类、气候特点、土壤肥力的情况和作物对养分的需要而定。一般亩施1000~1500公斤鲜苗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要,施用量过大,可能造成作物后期贪青迟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