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垦区大豆品种介绍(一)

(2018-11-08 06:46:10)
分类: 植物介绍

                  黑龙江垦区大豆品种介绍(一)
                  黑土农技网汇编 2009年3月27日
    1、垦丰12号大豆(垦97-151)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大豆育种室育成。亲本:绥农10×哈891  
    无限结荚习性,株高90-100,有分枝、不披叉,尖叶、白花、灰茸毛、荚为草黄色,百粒重22.5克。生育日数117天,需活动积温2325.7。粗蛋白质含量41.29%,粗脂肪含量19.35%。秆强、中抗灰斑病,且田间耐蚜虫强。生试,平均公顷产量2621.1,较对照合丰35号平均增产14.9%。
    适合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
    2、垦农16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农大1296×钢83-29)与农大1296回交育成,原代号"农大12938"。199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5-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56.4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29增产12.7%,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01.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29增产11.2%。
    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厘米左右,长叶,白花,灰毛。生育日数116-118天,需活动积温2350-2400。籽粒含蛋白质41.55%,含脂肪18.83%。
    栽培要点 适于垄作,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公顷保苗30-35万株,每公顷施二铵150-200公斤,尿素75-90公斤。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东部平岗区。
    3、垦农18号
    垦农18号(原代号为农大6277)是2001年2月27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的(附品种审定证书, 品种审定申请书和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汇总材料)。
   垦农18号(农大6277)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绥87-5603×宝丰7号有性杂交育成。1990年配制杂交组合,1991~1995年在所内种植F1~F5代,采用系谱选择法。1995年选择稳定的优良株行,1996~1997年进行所内外鉴定,1998~1999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生产试验。2001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该品种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300--2350,为中早熟品种。株高80~90厘米,亚有限结荚习性,园叶、白花、灰茸毛,有短分枝,节短荚密,结荚分布均匀。秆强抗倒伏。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无色,百粒重18--20克。
    经农业部谷物质量检测中心(哈尔滨)检测,垦农18号大豆脂肪含量高者为23.98%,蛋白质含量高者为38.31%,1998—2000年三年平均含量脂肪为23.21%,蛋白质为38.01%,异黄酮含量高达0.402%,经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所病理室鉴定三年均为抗大豆灰斑病。
    1998~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16个有效试验点次平均公顷产量为2425.3公斤,高者达3060.7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宝丰7号平均增产10.3%。2000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2528.6公斤,高者达2985.7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宝丰7号平均增产12.0%。采用”小双密”栽培模式,大面积(100亩以上连片)平均公顷产量在3000公斤以上。
    垦农18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三及第四积温带部分地区种植。在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新疆、湖北、安徽等地也可种植。2003年度垦农18在黑龙江省地市县及黑龙江垦区实际推广面积超过 150 万亩,主要分布在建三江、宝泉岭、红兴隆、牡丹江、九三和北安分局及齐齐哈尔、绥化、海伦、望奎、佳木斯、富锦、七台河、鸡西、虎林和饶河等市县。在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新疆、湖北、安徽等地也有种植。
    4、垦农19号
     垦农19号(农大5270)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绥农8号×农大4840有性杂交育成。1991年配制杂交组合,1992~1996年在所内种植F1~F5代,采用系谱选择法。1996年选择稳定的优良株行,1997~1998年进行所内外鉴定,1999~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生产试验。200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垦农19号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350—2400,为中熟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80厘米,尖叶、紫花、灰茸毛,有短分枝,以主茎结荚为主,节短荚密,结荚分布均匀,3~4粒荚多。秆强抗倒伏。经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所病理室鉴定两年均为中抗大豆灰斑病。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无色,百粒重20克左右。
    经农业部谷物质量检测中心(哈尔滨)检测,垦农19号大豆脂肪含量高者为23.59%,蛋白质含量高者为39.04%,1999—2001年三年平均含量脂肪为23.27%,蛋白质为38.07%,异黄酮含量高达0.386%,经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所病理室鉴定三年均为中抗大豆灰斑病。
   1999~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12个试验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830.8公斤,高者达3459.8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平均增产12.9%,2001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84.20公斤,高者达3386.0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平均增产8.3%。采用“小双密”栽培模式,大面积(100亩以上连片)平均公顷产量在3300公斤以上。2002年裴德地区1.6 hm2示范田平均产量3847.5kg/hm2。在抗大豆灰斑病、抗蚜虫、抗大豆紫斑病及耐除莠剂能力方面均优于目前生产品种(合丰25、合丰35、北丰14、绥农14等品种),受到有关专家和用户的一致好评。另据资料报导垦农19具有抗根腐病、耐大豆重迎茬和耐干旱等能力。
    垦农19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及第三积温带部分地区种植。在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新疆、湖北、安徽等地也可种植。2003年度垦农19在黑龙江省地市县及黑龙江垦区实际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主要分布在红兴隆、牡丹江、建三江、宝泉岭、九三和北安分局及齐齐哈尔、绥化、海伦、望奎、佳木斯、富锦、七台河、鸡西、虎林和饶河等市县。在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新疆、湖北、安徽等地也有种植。
    5、垦鉴豆38号
    垦鉴豆38号(农大8319)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绥农14号×农大24875有性杂交育成。1994年配制杂交组合,1995~1999年在所内种植F1~F5代,采用系谱选择法。1999年选择稳定的优良株行,2000年进行所内外鉴定,2001~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场总局联合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左右,尖叶、紫花、灰茸毛,有短分枝,以主茎结荚为主,节短荚密,结荚分布均匀。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无色,百粒重22克左右。秆强抗倒伏,耐密植。该品系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为中熟品种。
    经农业部谷物质量检测中心(哈尔滨)检测,垦鉴豆38号大豆粗蛋白质含量39.87%,粗脂肪含量21.53%。异黄酮含量高达0.409%。经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所病理室鉴定三年均为抗大豆灰斑病。
    2000年所内外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178.87公斤,较对照品种垦农4号平均增产11.64%。2000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84.5公斤,较对照品种垦农4号平均增产11.9%。2001~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总局联合区域试验,10个有效试验点次,平均公顷产量2185.2公斤,高者达2830.77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垦农4号平均增产11.0%。2003年黑龙江省总局联合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052.87公斤,高者达2528.2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垦农4号平均增产12.284%。采用“小双密”(新型垄作窄行密植栽培法)栽培模式,一般亩产在220公斤以上。
    垦鉴豆38号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及第三积温带部分地区种植。在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新疆、湖北、安徽等地也可种植。2004年度垦鉴豆38号在黑龙江省地市县及黑龙江垦区实际推广面积将超过 5 万亩,主要分布在红兴隆、牡丹江、建三江、宝泉岭分局及齐齐哈尔、绥化、海伦、望奎、佳木斯、富锦、七台河、鸡西、虎林和饶河等市县。
    6、红丰12号
    品种来源:红丰12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大豆研究室于1991年以高油后代钢8460--19为母本,高产品系农大8170--2为父本有性杂交而育成的优良品种,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品种特性:该品种属中熟、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生育日数120天,需活动积温2,3500C;株高75cm左右,尖叶,白花,茸毛灰色;主茎结荚为主,三四粒荚较多,节间短、结荚密。籽粒圆形,有光泽,种脐为黄色。百粒重17.0g。秆强抗倒伏,适合大机械化作业水平下垄作及窄行密植栽培。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测定2000--2001年二年平均蛋白质含量36.89%,脂肪含量23.01%,2002年在不利于脂肪形成的气候条件下,分析测定蛋白质含量38.97%,脂肪含量20.92%,比同组对照绥农14的脂肪含量高1%,属高油品种。经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所2001--2002年接种灰班病菌鉴定,中抗灰班病。
   产量表现:1999--2001年三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25.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平均增产6.8%。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74.0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平均增产10.3%。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的东部区域种植。
    7、建农1号(原代号建96-29)
     选育过程 建三江科研所于1991年配制杂交组合,以建88-249为母本以合交87-94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择。1992-1996年为F1-F5代。1996年秋进行田间株行绝选,代号为建96-29。1997年进行鉴定试验,1998年进行品比试验,1999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宝丰7号。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品种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宝丰7号。两处区试、一年生试共20个点次,其中19个点次表现为增产,只有一个点次表现为减产,减产幅度只有-0.3%。2003年3月17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系生育日数115天,所需活动积温2280,株高75cm,底荚高14cm,主茎结荚为主,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尖叶、灰毛,节间短,节数多,株型收敛,结荚分布均匀,荚成熟后呈弯镰形,秆强抗倒伏,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百粒重20克左右。叶部病害轻,根系发达,其粗蛋白含量42.87%,粗脂肪含量20.07%。中抗灰斑病。
    产量结果 1997年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46.3公斤,平均比对照北丰14号增产15.4%。1998年品比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38.2公斤,平均比对照北丰14号增产13.6%。1999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30.0公斤,平均比对照北丰14号增产16.3%。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04.7公斤,平均比对照宝丰7号增产11.5%。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61.5公斤,平均比对照宝丰7号增产11.9%。两年区域试验共13个点次,12个点次表现增产11.9%,一年生产试验共7个点次,全部表现增产。
    适应地区:适应黑龙江省东部第三积温带三江冲积平原温凉半湿润区种植。
    栽培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适应垄三栽培与大垄密栽培。垄三栽培法栽培密度每公顷33-35万株,大垄密栽培法栽培密度每公顷45-50万株。该品系喜肥水,适宜较肥沃的土地种植。苗期深松、生育期间中耕培土、花荚及鼓粒期喷施叶面肥,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每公顷施用常规化肥量(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225-300公斤,其N:P:K为1:1.2:0.4为宜。
    8、垦鉴豆36号(原代号建97-825)
    选育过程 建三江科研所于1992年配制杂交组合,以合丰25号为母本,以建90-4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择。1993-1997年为F1-F5代。1997年秋进行田间株行绝选,代号为建96-825。1998年进行鉴定试验,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垦农四号。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品种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垦农四号。两处区试、两年生试共19个点次,全部表现为增产。现已完成全部选育和试验程序。2004年3月1日经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该品系生育日数123天,所需活动积温2400,株高70-80cm,底荚高14cm,主茎结荚为主,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尖叶、灰毛,节间短,节数多,株型收敛,结荚分布均匀,荚成熟后呈弯镰形,秆强抗倒伏,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百粒重20-22克左右。叶部病害轻,根系发达,其粗蛋白含量42.71%,粗脂肪含量19.47%。中抗灰斑病。
    产量结果 1998年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59.4公斤,平均比对照合丰35号增产16.3%。1999年品比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58.6公斤,平均比对照合丰35号增产14.2%。1999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86.7公斤,平均比对照合丰35号增产13.9%。    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03.45公斤,平均比对照垦农四号增产6.93%。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21.5公斤,平均比对照垦农四号增产10.11%。两年区域试验共10个点次,全部表现增产,两年生产试验共9个点次,全部表现增产。
    适应地区:适应黑龙江省东部第三积温带的松、乌、黑三角州大豆种植区种植。
    栽培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适应垄三栽培与大垄密栽培。三垄栽培法密度每公顷30-33万株,大垄密栽培法栽培密度每公顷40-45万株。该品系喜肥水,适宜较肥沃的土地种植。苗期深松、生育期间中耕培土、花荚及鼓粒期喷施叶面肥,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每公顷施用常规化肥量(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225-300公斤,其N:P:K为1:1.2:0.4为宜。
     9、九丰9号
    九丰9号是九三科研所于1990年以黑河九号×合丰25号进行有性杂交,组合代号为90-34,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5年于F5代决选,品系代号为九三96-127。2003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1、特征特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cm左右,株型紧凑收敛,紫花,长叶,灰色茸毛,百粒重19g左右,成熟落叶好,不裂荚。抗病抗倒伏,综合性状好,种皮黄色,黄脐、子粒黄圆有光泽。生育日数115天,需活动积温2200,为早熟品种,经多年试验,平均产量为2872.1千克/公顷,平均比对照品种河9号及黑河18号增产9.11%。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001-2002年两年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0.91%,脂肪含量20.31%,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科所抗病鉴定,属中抗灰斑病类型。
    2、产量表现:1996-2000年所内及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2893.5千克/公顷,平均比对照品种黑河九号及黑河18号增产11.2%。2001-200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799千克/公顷,平均比对照品种黑河9号及黑河18号增产6.3%(15点次),平均比黑河18号增产6.6%(12点次)。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911.5千克/公顷,平均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9.3%。
    3、适应区域及栽培要点:适宜在我国北方春大豆早熟地区(内蒙兴安盟和呼盟早熟区、吉林敦化早熟区、黑龙江省早熟区及新疆北屯和阿尔泰市早熟区)种植。5月上旬播种,公顷保苗33万株左右,要求中上等土壤肥力,采用“三垄栽培”技术种植,亩施化肥NPK纯量9~11kg,NPK比例为1:1.5:0.5为宜。
    10、九丰10号
    九丰1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于1992年以绥铁87-258为母本,以农大8170-3为父本有性杂交,组合代号为92-43,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年F0代决选,品系代号为九三99-2H,2004年2月18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九丰10号。
    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4天,需活动积温2200左右,株高72cm,底荚高9.9cm,长叶,紫花,灰茸毛,主茎结荚为主,亚有限结荚习性,荚呈弯镰形,成熟时褐色,籽粒圆形有光泽,脐黄色,商品性好,百粒重18.2g,秆强抗倒伏,中抗灰斑病,粗蛋白质含量为37.07%,粗脂肪含量为21.43%,属高油品种。
    产量表现:1999-2000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154.2kg,较对照品种黑河18号平均增产12.8%;2000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5点平均公顷产量2807.6kg,平增色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10.1%;2001-2003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70.8kg,较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5.4%(17点次);2003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87kg,较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6.2%(5点次)。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适宜区一般5月上旬播种,垄作,公顷保苗30-32万株,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的土壤种植,一般公顷施化肥氮、磷、钾纯量150kg,比例为1:1.5:0.5。
    适宜区域: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
    11、宝丰8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宝泉岭农管局农科所以(合丰24×合丰29)F1为母本,合丰24为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宝交87-5062。1995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1-199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37.4公斤,较对照品种垦农1号增产10.5%,1993-199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19.8公斤,较对照品种垦农1号增产11.9%。
    特征特性  无限结荚习性,幼茎紫色,长叶,紫花,灰色茸毛,株高70-80厘米,有分枝,多三、四粒荚,荚呈弯镰型,熟后为褐色,着灰色茸毛。籽粒圆形,淡黄色,光泽强,脐色淡,百粒重25克左右,含蛋白质42.34%,脂肪17.92%。秆强抗倒伏,喜肥水,抗逆性较好,灰斑病经接种鉴定为中抗类型。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375.3。
    栽培要点 适于肥力水平较高条件种植。五月上旬播种,保苗每公顷20-25万株。

                 
                   黑土农技网汇编 2009年3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