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是我的家乡,今年国庆,基本上是在滁州度过的。10月6日上午,我的中学同学张世华驾车,我,张世华夫人及其闺蜜——也是我们的中学同学申玉红,一道往滁州南谯区施集乡的井楠村而去。世华告诉我,井楠村在今年是全国农歌会分会场之一,值得一看。
大概有半个小时时光,我们来到了井楠村村口。看到了该村的一个立体广告:井楠村:诗酒茶乡,井楠茗宿。
轿车下了一个山坡,就是井楠村了。这里真的就是一个乡下的村庄。不过这个村庄有点特别:有山不高,有水不深,有田不多,有地不少。所谓“有地不少”是指这里是丘陵地带,种植稻谷不行,种植茶树有其优势。
因此,现在的井楠村是茶叶专业村,面积13.4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746户,农业总人口2654人,耕地面积0.23万亩,山场面积1.45万亩。"西涧春雪"牌施集绿茶2020年10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乍一进村,觉得井楠村有些地方确实值得一看。拾级而上的村庄房屋形状各异。有些茗宿已经有人居住,据说一个套间一天500多元,大多数房屋还是空着的,用途不是很明确。从村庄的高处眺望西边丘陵上的茶园,大片的绿色的植物与星星点点的游人穿的彩色服装相映成趣;视线转向别处,则是山峦起伏,树影婆娑,炊烟袅袅,波光粼粼,好一处乡下的自然风光!从远处和近处,正有许多游人坐着各式轿车往这里汇聚......
大概是井楠村在刚刚建设,有许多地方还没有到位,尤其在特色方面很不明显。它离广告词里说的“诗酒茶乡,井楠茗宿”还有一段距离。
今后如果这里还想进一步发展,应该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既要有现代旅游的一些必备要素,也要有体现自身特色的农耕文化;既要有随处可以看到的自然美景,也要注意有唐诗宋词里的诗意随处可感;既要有丰富可口的农家菜肴可以品尝,也要有更多朴实而有素养的井楠村民让游人有种再来的冲动。
假期一游,随便说说。总之,我希望家乡的一切经过努力后做得更好,不要辜负古往今来就有的“文化之城”美名。

感谢世华老友邀请,来井楠村一游。

航拍井楠村的自然风光真的很美!

滁州人自古以来就喜欢郊野观光。这不车子一辆接一辆。

井楠村处在丘陵地带,拾级而上,风光各有不同。

西边山坡上的的茶园里正有许多游人游玩。

移步换形,一步一景。

拍张照片,幸福长存。

远山近黛,风光无限。

现代设施,可以一乐。

帐篷搭起,自得其乐。

我刚刚拥有一处茗宿,热情欢迎各位光临。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从右至左,依次为李柏林、张世华、我、申玉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