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培训:《如何缓解新生入园焦虑》
(2020-06-19 00:30:17)
园本培训:《如何缓解新生入园焦虑》
小寨镇中心幼儿园
穆萌 张岑 方红妮
园本培训:《如何缓解新生入园焦虑
1)识哄幼儿:教师要像妈妈一样温柔的去哄幼儿,抱一抱、亲一亲,或采取转移注意法。
3、午睡时,教师要分工明确,但分工不分家,分别去哄哭闹难以入睡幼儿。教师可抱着幼儿、拍着幼儿、抚摸幼儿入睡。
温馨小贴士:
1、在这期间,教师之间要配合、协调好工作,关注每一位幼儿,安抚每一个幼儿的情绪,无论在哪里,每个教师都要做到随时清点人数。
2、放学接孩子时,配班教师要把幼儿的情况及时告知班主任,协助班主任一起告知家长幼儿在园的情况,并请家长放心。如:幼儿吃饭情况、喝水情况、如厕情况、午睡情况及幼儿的情绪变化。
三、幼儿入园活动内容建议:
1、幼儿以游戏为主。让幼儿自由拼插玩具,让幼儿充分享受自由玩的乐趣;不会玩的幼儿,教师要注意引导;通过玩,让幼儿认为幼儿园很好玩,很有趣,爱上幼儿园。
2、观看动画片。
3、等待幼儿情绪稳定后,带领幼儿熟悉、认识环境,如:厕所、喝水处、洗手处、寝室、活动室等。
第二天:1.玩玩具。 2.手指游戏。 3.听音乐。
第三天:1.玩玩具。 2.玩适合的室内游戏。如:《吹泡泡》、《开火车》、《乌龟爬》等。
(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如:《小床上的悄悄话》、《我为弟弟妹妹讲故事》、《亲亲抱抱》、《甜甜的午点》、《欢迎来到我班玩》、《穿穿戴戴》、《我带弟弟妹妹认识环境》等等
2、 亲子主题活动
四、针对哭闹的孩子四点“不宜”
现象及分析:在幼儿园的第一天早晨,许多教师考虑到孩子不熟悉幼儿园环境,情绪不稳定,可能会走失,往往会把活动室的前后门都关上,有的甚至连窗帘也拉上,把孩子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关门的一刹那,孩子的哭声往往更大。这是因为三到四岁的孩子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在他们看来,关门就意味着爸爸妈妈进不来了。不仅如此,孩子还会将封闭的空间与许多可怕的事联系起来,甚至会产生自己被关起来的联想。
做法1:孩子在入园的第一天,教师不要把活动时的门都关起来,可以虚掩一扇门,由一位带班教师专门留意这扇门,以防孩子溜走。
做法2:幼儿园的大门一定要关好,教职工可时刻留意幼儿园的角角落落,看看有没有躲藏在那里的小孩,以防孩子出意外。这样小空间开放,大空间封闭,既不会给孩子造成压迫感,又不会留下安全隐患。
2、不宜“闲”
现象及分析:新入园的孩子中一部分是哭闹的,另一部分是不哭闹的。教师的注意力一般都会不自觉的集中在哭闹的孩子身上,但可能会疏忽不哭闹的孩子,或过一段时间才会关注他们。这些原本不哭闹的孩子因为无所事事,或得不到教师及时的关爱,可能会出现来园时不哭后来哭,第一天不哭第二天苦的现象。
做法1:孩子入园后,三个教师进行分工,保证一个教师带好这些不哭的孩子,组织他们活动,使他们感到充实、快乐。另外两个教师去应对哭闹的孩子。
做法2:从小生活在成人温暖怀抱里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后,想念家人在所难免。但是孩子又好奇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要多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和游戏吸引他们,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有趣、丰富一些,借此转移孩子想家想父母的情绪、
做法3:将孩子带至室外玩中小型玩具,或看中大班哥哥姐姐做操、做游戏,或组织他们开展简单有趣的游戏,等等。
现象及分析:对整天两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想回家,我要妈妈”的孩子,有的教师一时无计可施,便常常这样恐吓孩子:“再哭,爸爸妈妈不来接你了。”“再哭,把你一个人锁到那个屋子里去。”这种恐吓或许一时也能奏效,但没有长效,而且会导致孩子第二天不愿意来幼儿园,并可能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教师怀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做法1:孩子哭闹时,教师要始终在一旁细心照料,可直呼孩子的小名,摸摸他的小脑袋、拉拉他的小手、抱抱他、与他说说悄悄话等,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帮助孩子尽快适应陌生环境,让他感到教师、同伴是可亲和可信赖的。随着相互间距离的拉近,孩子会逐渐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对教师产生依恋感。
做法2:教师应和颜悦色的加以劝导。孩子反复念叨,表明他很焦虑,教师如能给予他一个肯定的信息,如爸爸妈妈下午几点回来接他,孩子会逐渐平静下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