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个案观察记录

(2019-12-12 23:36:19)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个案观察记录

小寨镇中心幼儿园

穆萌 张岑 方红妮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方式:个案观察

观察对象:幼儿越越

年龄:3岁

班级:小一班

观察周期:一个月

观察记录:

9月5日:早上越越小朋友一直让妈妈抱着他,直到找到“合适”的座位。幼儿不理睬老师的询问。妈妈俯在幼儿身边对幼儿说:“你看这里多漂亮,还有小朋友和玩具,你在这玩,我一会来接你。”幼儿眼中充满了对新环境的好奇,边答应边等着一会回来的妈妈。可是没过多久,幼儿开始长时间哭闹。

9月12日:“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回家。”刚到活动室门口他就反复地说着这句话。妈妈抱着哭闹的他走进来,他紧搂着妈妈的脖子,就是不肯下来。当妈妈要走时,他就赶紧抱住妈妈,无奈妈妈放下他,很快地“逃”出了教室。当我接过幼儿时,他不停地打我的肩膀,眼睛里充满了愤怒,嘴里直喊“我要回家。”

9月18日:越越还是很频繁地哭。不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在座位旁边来回地走。过了一会,他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要回家。”只要我回答了,他就会不哭,安静几分钟。中午时他也不吃饭,频繁地问一个问题:“妈妈怎么还不来,给我妈妈打电话。”

9月26日:越越第一次在园午睡,小朋友都上床了,只有他来回地走。我领他到床边,他嚷道:“我不睡觉,就要回家!”情绪开始激动。我说:“你不睡,躺在床上玩好不好?”他躺了下来,过了一会,可又开始嚷道:“老师,我要回家。”“给我妈妈打电话,我要回家。”

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梁志琛说,和亲密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哭闹行为,叫做“分离焦虑症”。它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儿童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一旦要走出家门离开父母亲人,便不知如何应对,这是产生儿童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观察方式:个案观察

观察对象:幼儿越越

年龄:3岁

班级:小一班

观察周期:一个月

观察记录:

10月8日:今天是国庆节收假后的第一天。越越小朋友早上来园时,还是一副泪眼朦胧的接过来;并且是连蹦带跳的,嘴里还不停的喊着“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回家”。越越总是紧紧的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愿放手。妈妈不停地哄着他,“好,抱抱你就进去”。

10月17日:越越最近总是早早来园,妈妈先带着他和弟弟在园里四处玩玩。见到老师还懂得先主动打招呼。“老师,早上好!我来了。”听这语气,还以为慢慢适应新环境了呢。可妈妈刚一放下准备离开,他就又开始哭闹,眼睛闭着、手不停地打着妈妈。

10月25日:今天早上越越来园,总是在门外徘徊,无论老师怎么哄,妈妈怎么说都不愿进班。妈妈只好把他抱了过来,可老师一接手抱过来,越越就大哭大跳,完全不理睬老师。不一会,他还把凳子拿起来摔在地上,把墙上的装饰品不停地乱撕。

分析:

1.环境的变化。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吃、住、行与家都不一样。例如:饮食不合口味,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痛苦,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他就会产生情绪的流露:哭闹、厌食、悲伤等。

2.家长的因素。在幼儿入园前期,大多数孩子在家吃饭、整理衣服,父母、祖辈完全代办。这些“小皇帝”、“小祖宗”倍受祖辈和父母的宠爱,也直接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家长干涉过多,不允许和其他幼儿交流,导致幼儿社会性发展缓慢,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是放心不下,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依依不舍。有时候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就给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家长还把老师比做“大老虎”,小朋友听后就诱发他紧张、犹豫的心理。

3.幼儿自身因素造成。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欠缺。例:午睡时,不能自己脱衣服;盥洗时,不能自己整理衣裤。这时的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无奈和焦虑,特别是自身性格内向的幼儿,更是不喜欢接近教师和小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