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红旗渠——“人工天河”(9)

标签:
杂谈历史 |
分类: 14、组诗 |

当你仰望着,林县那染青涂黛旳一岭又一山,
你可曾,为现代愚公的壮举而由衷惊叹?
当你俯瞰着,林县那跨岭穿山的一渠又一川……
你可曾,为当代李冰的创造而心生波澜?
(1)
当你凝视着,摩崖的“山碑”二字泪水滴湿颊面,
可是觉得,那山就是丰碑,丰碑就是那山!
当你聆听着,那潺潺的渠水高歌在天际回旋,
可是认为,那水就是赞歌,赞歌就是那川!
十年的时间,说长并不长,说短它的确很短,
可在这十年里,林县人把家乡的面貌极大改变;
十年的时间,淬炼了干部,更淬炼大批骨干,
(2)
就在这十年里,红旗渠的精神展现在莽莽中原……
张扬理想主义的年代,林县人就是有如此肝胆,
他们把灵魂和血液,全部融汇到人民的事业里边!
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林州人更是在奋发向前,
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跟着党铿锵跨向第二个一百年!
(1)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秦
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
251年)他任蜀郡守时,在今四川省
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
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
江堰,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成为
“天府之国”。
(2)在修建红旗渠的十年中,林县
参加红旗渠建设的不少于30万人。
县里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建渠中
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十年修
渠,培养锻炼了5万多名石匠,3000
多名懂技术、会管理、能领导施工
的工队长和技术员,这些人后来成
为林县十万建筑大军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