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红旗旗——“人工天河”(8)

标签:
杂谈历史 |
分类: 2、长诗 |

张买江一家 (注)
缺水,从他记事开始,就是家中最大的困难,
所以,在他记忆之中,没怎么洗过衣服洗过脸……
爸爸外出打工,妈妈用刷锅水煮了面条一碗,
妈妈为了担水,险些命丧在五里外的泥池里边……
县委说要引水上山,像春风给百姓送来了温暖,
妈妈如同送郎参军,把爸爸送上了修渠第一线;
不到两个月,爸爸的一腔热血就在工地上喷溅,
家的顶梁柱,为了千百年的梦想在一瞬间折断。
这天大的噩耗,没有把买江母子们的脊背压弯,
隔年的春节后,十三岁的买江背上爸爸的行李卷……
他的妈妈,把幼小孩子和家寄放给老母亲照管,
毅然决然,到修渠工地用行动去实现丈夫遗愿。
……要通水了,妈妈在渠边守了整整一个夜晚,
望着水渠,等了一个通宵都是泪珠儿满脸……
当渠水欢歌着,喧天的锣鼓搅动人的心弦,
那第一担渠水,挑上了买江妈妈纤弱的肩……
(注)张买江,1949年7月13日生于
河南省林(县)州市。其父张运仁在
1960年2月红旗渠开工不足两个月时
牺牲,母亲赵翠花在1962年大年初五
就让年仅13岁的小买江带着父亲留下
的铺盖加入修渠的大军。他人小志坚,
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背钎捻
钻,奔波于各工地之间,妈妈做的新
鞋,不到一个月就磨破了,脚底板上
磨出血泡,仍坚持苦干,人称红旗渠
工地“小老虎”,后来又学会沿山点
炮,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总结大会
上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