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史以来的可转债发行(大结局)(截至2018年10月底)

(2018-11-09 15:29:52)
标签:

股票、财经

可转债从1992年底开始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到201810月底,蓦然回首,已经走过整整26个年头。

应该说,可转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遭遇,真的是一言难尽。它从来都不是市场的焦点和幸运儿。打一开始起,就饱受争议,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波折和艰辛。与中国股票市场一样,它诞生于一片荒芜之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曾经的波澜起伏之中,始终没能走到舞台中央,成为一个上规模的可配置的投资品种。

但最近两年由于股市暴跌,股权融资殊为不易,可转债才开始重新受到证券市场管理层和投资者的重视和关注,发行规模也成倍增长起来。

其实,可转债是介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一个重要的投资品种,它完全有潜力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类别,进入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组合之中。可转债虽然名为债,但其实是一种软性债务,与刚性债务不同,不一定非得到期还本付息。这里面的关键在“转”,什么时候转?什么股价转?如何尽快转?万一转不了怎么办?这里面大有学问。

从可转债的历史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可转债都提前转股,很少还“债”。

就上市公司自身意愿而言,相比债券融资,更愿意进行股权融资。但是,当股市行情不好、公开增发或定向增发都很难进行下去的时候,发行可转债就成为上市公司较为热衷的一种融资方式。

可转债的发行,一开始就是以“摸论”为指导,“摸着石头过河”,首先要大胆试,有问题再逐步完善。只是这个摸索期过于漫长。

总体而言,2000年之前都属于草莽时期。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宝安转债(当时简称“宝安转券”),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失败的试验品。合约条款设计粗糙,没有转股价下修条款和有条件回售条款,也未设置有条件赎回(强制赎回)条款,期限也较短,只有3年。功能过于简易,最终发行的可转债绝大多数都被到期赎回。现在回头看,实际上还没有脱离“债”的范畴。

此后,试验中断了6年之后,又开始新的试验。这一次是针对未上市的国企发行可转债,共发行了南化转债、丝绸转债、茂炼转债等3只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都规定了强制转股条款,即不管投资者最终是否愿意转股,到期后一律以规定价格转股,发行人不用还本付息。这3只可转债“股性”十足。未上市的国企发行可转债,怎么定价?怎么转股?何时转股?都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未知数。而且搞笑的是,其中的茂炼转债在整个存续期内都未能上市,投资者根本无从转股,发行人被迫到期赎回,还本付息了事。

2000年机场转债发行开始,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可转债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一个投资品种。2002年、20032004年进入可转债发行的小高潮,2005年因为要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可转债发行暂停一年。从2006年初开始,股市步入历史上少有的大牛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流金岁月。2006年、2007年以及随后的2008年上半年可转债的发行大踏步前进。

然后,到了2008年,号称史上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就爆发了。中国也未能幸免。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可转债的发行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金融危机之后,可转债的发行进入常态化,每年都有新的可转债发行,不同的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2007年之前的发行的可转债,存续期限一般设置为5年。从2008年开始,出现了6年期限的可转债。随后的几年,存续期为6年的可转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到了2013年以后,存续期为5年的可转债已经很少了,绝大多数转债的存续期均为6年。可转债的条款设计上越来越趋于标准化,有条件赎回、有条件回售、附加回售、转股价下修的具体规定也越来越趋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分离式可转债(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债券)曾经风行一时。2006年是分离式可转债发行元年,共发行了3只,共募资99亿元。2007年发行了6只,共募资188.80亿元。2008年发行了11只,共募资632.85亿元,为巅峰之举。2009年发行了1只,共募资30亿元,日渐式微。此后,分离式可转债在可转债市场销声匿迹,彻底推出市场。分离式可转债累计共发行21只,共募集资金950.65亿元。

1992年底第一只可转债宝安转券发行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发行的可转债累计229只,共募集资金5643.85亿元。其中,共发行分离式可转债21只,募集资金合计950.65亿元。

如果剔除分离式可转债,中国证券市场从成立以来,截至201810月底,发行的传统意义上的可转债合计为208只,募集资金累计达4693.20亿元。

目前尚在市场上交易的可转债共95只,发行规模合计为1715.76亿元。

因此,开市以来,已经摘牌退市的可转债有共计134只(含分离式可转债)。

如果剔除分离式可转债,在业已发行的208只传统意义上的可转债中,已经摘牌退市的可转债数量共计113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