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019-06-07 15:03:06)

课题研究课例

姓名

谷新华

单位

武安市第五中学

联系电话

13472019316

课题名称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课教学策略研究》

课例题目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年级及学科

七年级生物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矿难时的图片和资料。

    提出问题:矿井坍塌时,被困在矿井底下的人身体会越来越虚弱,若不及时救出就会有生命危险。想一想,被困人员面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缺少营养物质。

设计意图:设置矿难时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营养物质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兴趣和欲望。

教师:针对探究的题目,你能提出本次探究活动的问题吗?

学生:我们提出的问题是: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设计意图: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从资料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分析食谱、作出假设

教师展示一份午餐食谱:米饭、豆角炒肉、菠菜炒鸡蛋、一杯牛奶。提出问题:以上食谱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学生:分析食谱中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

作出假设: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设计意图:展示具体的食物种类,为学生作出科学的假设提供理论依据。

(三)集思广益、制订计划

教师:展示提示内容:

   1、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种子燃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  

   2、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3、淀粉遇碘变蓝;

   4、蛋白质不能溶解在水中,遇水后变成黏稠物质;   

   5、维生素C能使遇碘变蓝的淀粉溶液褪色。   

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展示的设计思路制定探究的方法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利用物质的特性去检验该物质的能力。

(四)实施计划

学生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对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及时指出。

(提示:注意酒精灯的正确操作,避免发生火灾。)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能力。

(五)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产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判断营养成分,完成实验报告单。

设计意图:本次实验设计了实验报告单,让学生通过分析现象,依据营养物质的特性进行判断,为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提供依据,使内容简单化。

(六)师生互动、交流收获

教师:本次探究活动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疑问并寻求其他同学的解答。

教师:通过本次实验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针对课题的研究目标以及教材内容的需要,我组织了这次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实验操作过程,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明确淀粉、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特性;

(三)让学生掌握利用特性检验营养成分的方法;

(四)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营养物质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研究 片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第五个环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检验淀粉的?谁来介绍一下。

生:淀粉的特性是遇碘变蓝。我们将一块馒头放在培养皿中,用滴管往上滴加一滴碘液,发现馒头变蓝,说明馒头中含有淀粉。

师:蛋白质不能溶解在水中,遇水会粘结在一起,这是蛋白质的特性。你们是怎样检验蛋白质的?

生:我们将面粉包裹于纱布中,在水中清洗后,打开纱布发现上面有许多粘稠物质,那就是蛋白质。

师:你们知道哪种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吗?又是怎样检验的?

生:花生里面含有较多的脂肪。我们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按压,发现白纸上留有许多油渍,证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检验方法简单且现象明显。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对学生比较好的做法及时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信心。

师: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比较少,却非常重要,缺少时我们身上会患相应的疾病。你们是如何检验的呢?

生:我们都知道,有机物含有碳能够燃烧,无机物不含碳不能燃烧。我们用解剖针扎取玉米种子,放在酒精灯上进行灼烧,剩下的灰白色物质就是无机盐。

师:最后一类营养成分维生素又是如何检验的呢?

生:维生素C可以使滴加碘液的淀粉溶液的蓝色褪去。我们将淀粉放在水中搅拌,水变成乳白色后滴加碘液,这时溶液变成蓝色。我们又将绿豆芽的汁液滴入其中,发现蓝色褪去,说明绿豆芽中含有维生素C。

师:通过以上同学的描述可以看出,同学们都能利用营养物质的特性来检验它们,且设计的方案比较合理,应该提出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交流,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明确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时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食物中的六类营养成分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一个探究活动,因为教材并没有现成的操作步骤,学生在设计方案时,只有教师给出的提示,而且检验的营养成分比较多,这是本节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本节课的得与失,我感觉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2、通过探究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淀粉、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特性;

3、本次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2号小组学生在检验维生素C时,淀粉溶液褪色不明显,可能是淀粉溶液浓度太大造成的;

2、5号小组在挤压花生时是带皮挤压的,在白纸上留下的油渍不明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