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待续

2022-12-15 09:55:36

未完 待续

  这台电脑太旧了,开机时间长,打开界面后会发出吱吱的杂音,仿佛一辆负重的老水车。面对这台电脑,这个清晨我联想到三句话:

  我们一直追求快,可是省下来的时间却又不知道干什么,既而无聊地打发着……

  原句忘记怎么说了,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吧。当然这句话也有它的适用范围,但并不妨碍它的生命力。它似乎点悟了我什么,什么呢?也说不清楚,反正自那以后,思想中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速度不是最重要的,不能总把“快快,快点儿”挂在嘴边。

  儿子童年时似乎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他用稚嫩的声音提醒我说:不要总催我,我不说话是因为我还没想好……

  儿子生性迟慢些,尤其是在学习数学时,大多时候跟不上课。那时,我们不相信个体差异,以为只要功夫用到,一定会有改变的。我们对他严格管教,严厉呵斥,有时还动手打他。我们认真辅导他写作业,有时到深夜一两点钟。那时我们不厌其烦耐心教他数学题,孩子也不敢反抗,陪我们到深夜,第二天仍按时起床上学。现在想起来,那时的伟大“父母”仿佛是恶魔。虽出于爱,但深深地伤害着孩子,一个七八岁的男儿,就这样陪着父母。父母以爱的名义摧残着他幼小的躯体与心灵,现在想起来心都被揪着。悔恨自己没有早点接触到父母课堂,哪怕是领会孩子的那句话呢。

门前老树长新芽

  阿德勒反对原因决定论,不为现在的错寻找借口,凡事要分析目的。我感觉现在的自己做事儿仍旧纠结于快,没能走出困境。凡事一拿到手先思考如何完成,完成了就轻松了,仿佛是摆脱一项束缚,没有去想在做事儿中获得趣味,而是一味地追求完成后的快感,结果弄出一些空洞的,不讲究质量的,经不起推敲的次品。完成后就担心会不会过不了关,会不会被刷下来。俗语说:快功没好活,好活工夫磨。道理很简单,但遇事能沉着冷静全身心投入其中,最起码把事儿做到我认为的“最佳”再撂下手,小事大事都如此,这似乎也不很难。

  第二句话是: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艰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

  这句话出自《幸福的勇气》,昨晚听完了这部书。从今天起决定再听一遍,与第一遍不同的是,这次我要深入思考,尽量每天写个感悟什么的用以加深印象,进而能学以致用。因为从知道到做到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们既有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积重难返改变太难了。正如品格教育朱晓平老师所说的:不少人说对于直播间讲述的道理,我们往往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知行合一很难。

     早晨的“直播答疑”快开始了,我得赶在“预约提醒”前结束此文。刚刚想到这里,铃声便响起来了。何必非得草草结束呢,咋又想着速成呢。今天还有时间,我可以接着写,听见直播开始前的熟悉乐曲,我起身告别书桌,写作先告一段落。一边煮早餐一边听直播去。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