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学校《帮助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

(2019-03-28 17:45:10)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案例集锦

家长学校

------帮助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

西关幼儿园 付丽

设计意图:

很多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很任性,脾气倔强,一不满意就大哭大闹或者和父母对抗,根本不和父母配合。孩子任性主要表现为固执、不服从父母管教、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答应,内心不服,父母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容易表现得不理智:有的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天长日久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任性呢?其实造成孩子任性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为了帮助孩子能克服自己的任性与固执,我主要从家庭环境方面着手这个问题。

一、家长游戏:

下雨--------消除家长之间尴尬的情绪

 

二、案例:

孩子们入园已有3个月了,慢慢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对比开学初,入园时孩子们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我发现孩子们普遍都存在一些小问题(任性与固执)时有发生。我们今天就一起探讨怎样帮助孩子克服任性和固执。

首先来看一个案列。4岁的楠楠和妈妈去逛超市,在超市里,楠楠看上了一个有一成人高度的大娃娃,喜欢的不得了,让妈妈买给她,可妈妈对楠楠说这个娃娃太大了,等楠楠长大在买给她,楠楠一听妈妈不给买,马上赖在地上又哭又闹,任凭妈妈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楠楠依然哭闹不止,不可理喻到了极点,弄得妈妈好不尴尬,束手无策,最后妈妈拽着楠楠就走出超市,这一趟的超市之行,空手而归。

 

三、案例分析:

1、提问:您在案例中发现楠楠小朋友出现了什么问题?

2、提问:您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分析:

通过案例不难发现楠楠小朋友非常的任性和固执,大人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开始大哭大闹。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平时对孩子比较溺爱,才会产生楠楠在案列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想怎样就怎样,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知识方面的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无理要求要明确地回绝,而且要坚持一贯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同意。这样的教育方式必然会造成孩子的消极行为。

 

四、任性和固执的表现类型:

(1) 主动抗拒型:“我不干”“不行”“我非要……”是这类孩子的常用语,他们以哭闹、发脾气来坚持自己的立场。

(2) 消极对抗型:表现为拖延服从的时间,生气、闷闷不乐的样子;或对将要做的事发牢骚;或只按指示的表面意思去做,故意不去领会其实质而敷衍了事。

(3) 逆反型:对成人的要求采取背道而驰的作法,如当你叫他安静时,他反而高声尖叫起来。这种固执任性行为一旦演变为习惯,可能会形成否定一切,进而反对所有他人提出的意见,虽然他自己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五、情景分析:

情景一:给玩具不玩,非要别人正在玩的玩具,不给就打滚撒泼。

情景二:走在马路上,任性的要妈妈抱。妈妈不抱,让自己走,就慢走或不走。

分组讨论,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办。(每组选一名组长,准备纸笔,写出讨论结果)

 

六、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

1、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
  2、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专注于某件东西或事情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3、提示在先:

  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
  

  4、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一会儿他饿了要东西吃的时候可以适时教育告诉他这就是不好好吃饭的结果。你不用担心饿坏孩子,一顿两顿不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影响。

5、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观点应保持一致。尤其在孩子任性时,父母应统一要求。如果一个严,一个宠,那么孩子的任性只会越演越烈,很难得到改正

 

(班里发生的事情,插入。)

 

七、观看视频:

观看《爸爸去哪5》节选,家长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虽然陈胤桔很不愿意去蒿草,一点都不愿意动,但妈妈应采儿一直在给孩子做示范榜样,并及时的说出要蒿草的道理,让孩子克服固执的心理,最后孩子也尝试着做起来,正确的引导了“你现在该做什么”。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父母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八、结束语:

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孩子们也喜欢听表扬而反感批评。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避而远之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态度。让孩子在幼儿时代就学会接受批评,无论对一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将来促成其事业的成功,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今天的家长学校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今天所讲会对在座的您有所帮助,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