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届长江文化论坛上,长江沿线9市发布本地区长江文化建设成果。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调推进目标,沿线文化文物资源系统性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不断延伸。(《安庆晚报》8月29日)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不仅是滋养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动脉,更是承载民族记忆与文化基因的精神纽带。2021年底启动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指引,通过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的协同推进,正让这条黄金水道在新时代焕发“水清岸绿、文脉永续”的新光彩。这一工程不仅是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生命力在于惠民利民。如今的长江岸线,已从生产岸线转型为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我市全域拥有长江岸线165公里和通江河流18条,作为长江流入长三角地区的“第一站”,地处皖、赣、鄂三省交界处,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工作,赓续灿烂长江文脉,天柱山、安庆古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等景区景点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安庆近代工业陈列展览开展,市级文保单位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英王府的修缮完成,大南门特色文化街正式开放,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领略安庆作为近代中国工业发祥地的厚重历史文化。这些努力不仅厘清了长江文化脉络,更让公众在参观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增强文化认同。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实现长江流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档升级、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迄今,国家已经先后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安排》《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等,为我们稳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市当继续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充分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促进文旅融合,以一个个地标、一段段故事,让长江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展现出新的时代活力,让人们在长江沿途游览中聆听长江文化之声、观赏长江文化之美、领悟长江文化之韵,感知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