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让白衣天使沦为键盘下的牺牲品

(2025-08-28 10:06:23)
标签:

时评

不能让白衣天使沦为键盘下的牺牲品


  近日,河南周口57岁妇产科医生邵某某坠亡事件,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撕开了网络暴力与医患矛盾交织的社会伤疤。这位从医30年接生超3万名新生儿的"最美医生",最终在持续7个月的网暴围攻下选择"以死明志",用生命控诉着网络时代的野蛮生长。这起键盘上的谋杀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更折射出当医疗纠纷遭遇网络暴力时,整个社会信任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

  据介绍,邵医生系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医30年,接生超3万名新生儿,擅长高危妊娠抢救,曾荣获“河南省优秀妇产科医师”“周口最美医生”等诸多荣誉,用双手托举了无数新生命。事件发生后,不少邵医生生前的患者自发在网上进行悼念,有人说邵医生“又温柔又让人放心”;有人留言称,“邵医生人特别好”。可见,邵医生不仅从业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而且在患者中拥有不错的口碑。这样一位好医生的离去,给其家人带来无尽的悲痛,也是患者巨大的损失,让人们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

  邵医生的悲剧源于三起医疗纠纷的持续发酵。在第一起纠纷中,产妇因羊水栓塞需紧急切除子宫保命,家属签署同意书后却以"生下女孩致绝后"为由反悔索赔,并在社交平台煽动网暴。更令人痛心的是,另一起纠纷中新生儿两年后确诊脑瘫,家属同样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医生,通过三个主要账号在抖音等平台发布不实信息,甚至组织水军进行人肉搜索。这种将医疗风险极端化、将专业判断情绪化的做法,使得本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纠纷,演变为对个体尊严的残酷绞杀。让人遗憾的是,在长达7个月的网暴周期中,邵医生曾两次报警,第一次未予立案,第二次虽立案却未采取实质措施,警方既未追查网暴者,也未要求平台下架侵权内容。这种"报案无门"的绝望,与平台的纵容形成恶性循环——短视频平台对明显存疑的举报内容未履行审核义务,放任医闹信息包装成"维权"传播。

  实施网络暴力,是“以闹维权”的现实新变种,有违公序良俗又涉嫌违法,如果一味容忍和让步,不仅损害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正当权益,刺痛的更是社会的文明与法治。当线下医闹升级成了网暴,医生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进一步被压缩。如果医生需要以死自证自己的职业尊严,那他们站在手术台前的时候,就难免笼罩在舆论审判的阴影之下。长此以往,必然会消解社会的正义,让全社会共同承担暴行的代价。

  应当说,公民有表达的自由,言论自由是一股监督的力量。但言论自由并非没有边界,否则很容易从网络曝光滑向网络暴力。要遏制网暴向医疗领域蔓延,需要将网暴的治理关口前移。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化解转移,为身处困境的个体撑好制度之伞,才能避免更多悲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