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工会驿站成摆设

标签:
时评 |

用明察暗访透视城市治理末梢,用脚步丈量服务温度。南都记者近日随机测评了珠海主城区7家工会驿站,经对6个测评的驿站显示,大多配备了空调、风扇、座椅、电视、饮水机、图书角、充电接口等核心设施,且绝大多数均能正常运行,为劳动者提供了必要的歇脚空间。但部分驿站在基础服务、常态化维护等方面仍有短板,与其服务定位和目标要求有明显差距。(6月10日6—7版《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珠海各级工会针对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推动建立工会驿站体系,重点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提供免费饮水、应急充电、临时休息、简易医疗等暖心的自助式便捷服务。这些工会驿站自建成以来都发挥了应有作用,既彰显了工会组织对户外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又体现了城市的温度、温情和温暖。
但南都记者在随机测评中发现,部分工会驿站在运行细节上存在管理不完善的问题。有的工会驿站天花板有三四处地方漏雨水,导致地面存在明显积水痕迹;有的驿站内悬挂的电视无法开启,冷藏柜、微波炉均未接电,格力品牌电风扇处于损坏状态,报刊架内摆放有报纸和杂志,但报刊基本都是24和23年的。有的驿站有提供免费WiFi的公示,但现场却找不到账号密码,或因密码错误无法连接。有的驿站便民服务箱内存放的应急药品如退热贴、酒精湿巾、免洗手抑菌凝胶、酒精消毒液均已过期。6个驿站中有一半因饮水机处于“无水无杯”或“有水无杯”状态而“喝不上水”。这些现象都表明,工会驿站的建成只是第一步,切实做好后续运营才能让劳动者真正感受到贴心和温暖。
工会驿站是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的重要举措,承载着工会组织对劳动者的关怀。已经从“有没有”“有多少”,不断向“用起来”“用得好”过渡。不合格的工会驿站既有违工会组织建设驿站的初衷,更是有损工会组织的形象和声誉,阻碍着户外劳动者享受优质服务。只有切实解决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劳动者需求为核心,多方协作共同做好后续运营管理,才能让工会驿站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劳动者真正的“温情能量站”,而不是徒有其表的摆设。
总之,工会驿站不能成为“看上去很美”的摆设,让运营方式更精细化、人性化贴合户外劳动者的现实需求,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温暖人心。期待工会等相关部门以户外劳动者需求为导向,督促不达标的驿站及时整改,做到日常好管理,完善功能配置,增强驿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升服务的辐射面和精准度。让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的工会驿站,成为城市“温情地标”,让广大户外劳动者享受到触手可及的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