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相“髓”,为生命“续航”

标签:
时评 |

“爱心相‘髓’,为生命‘续航’”,这不仅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更是无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人间大爱与无私奉献精神。30岁的张新建,21次挽袖献血、10年执着坚守,在得知自己与患者配型成功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伸出援手,义无反顾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这种平凡中的伟大,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被称为骨髓捐献,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有效方法。然而,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造血干细胞却极为不易,陌生人之间骨髓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近十万分之一。在这渺茫的希望背后,是无数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无私付出。他们就像夜空中的星辰,以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血液病患者及其家庭黑暗的前路,为绝望中的生命带来了生的希望。
参与骨髓捐献不仅仅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救助,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目前我国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其中大多为青少年,每年因白血病死亡人数高达3万以上,如果能为他们的生命火焰添一点“油”,就能让他们重绽光芒。在当今社会,骨髓捐献无疑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它承载着无数患者的生的希望,也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温暖。张新建以爱之名,跨越了陌生与距离,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搭建起了生命的桥梁,让生命得以延续。其善举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彰显了社会的正能量和人性的光辉。
“血液可以再生,但是生命不能重来。”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次传递生命“种子”的接力,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它为血液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让我们向这些无私的捐献者们致敬,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来,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为生命“续航”,让希望之光永远照亮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