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4月29日《农资导报》,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2025年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工作。2025年,计划抽查4100多个农药样品,覆盖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涵盖了我国常用农药品种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域。
在农业生产的宏大画卷中,农药犹如一把双刃剑,其质量优劣直接关乎农业安全与民生福祉。农药作为防治农业有害生物、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质量合格的农药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果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农药,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甚至可能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态平衡。开展农药质量监督抽查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假劣农药,避免农民使用不合格农药,从而保障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稳定农业生产。
我国2022年修订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农药管理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履行农药监督管理职责,可以依法采取对生产、经营、使用的农药实施抽查检测。《“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农药监督抽查是农业农村部门履行农药管理职责的有力措施,此次农业农村部2025年计划抽查4100多个农药样品,基本涵盖了我国常用农药品种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域,可以及时发现农药中是否含有禁用高毒农药或其它隐形成分,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对农作物、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
一是有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农药质量监督抽查能够有效识别和剔除不合格的农药产品,防止含有有害成分或不符合标准的农药进入市场。这不仅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还可以促进环保型农药生产企业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是有益规范农药市场秩序:通过对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可以评估农药市场的整体状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如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从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诚信经营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三是有益打击违法行为: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农药产品,不仅无效,还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监督抽查有助于揭露和惩治这些违法行为,依法取缔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已逾期的企业,规范农药市场的经营秩序,提高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是有益促进产业发展:农药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向社会公开,能够让消费者了解农药产品质量状况,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减少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恐慌,推动农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农药质量监督抽查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以及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高度重视农药质量问题,凝聚各方力量,规范开展农药监督抽查工作,共同守护好农业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