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应有尺,玩笑当有度

标签:
时评 |

“开玩笑”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同事间接触频率高、交集多的职场。诚然,适度适时的“开玩笑”,不仅能为平淡的日子增添绚丽的色彩,活跃气氛,还能缓和人际关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凡事皆有度,若玩笑开得过度,则可能如同一把利刃,伤害他人的自尊和感情,破坏原本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开玩笑务必把握好适度原则。
美国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因玩笑过度而引发的不愉快屡见不鲜。有的人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心理上的创伤、行为上的失误这类敏感问题开玩笑,以为只是逗趣,却不知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导致不欢而散甚至绝交的恶果。例如,朋友身材较矮,便喊他“武大郎”;男士长得精瘦,就叫他“小麻杆”;女士很胖,说她“斑马来了”等等。这些看似无心的玩笑,实则会让被开玩笑者感到人格受到侮辱。
古人云: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为人处世要有“度”,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开的玩笑不开;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可做绝;说话要留口德,不能伤人脸面,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为彼此留有舒适的空间。有人曾为职场中的开玩笑行为列举出多个“注意事项”,包括不要开年长者的玩笑、不和异性同事开过分玩笑、不要以为捉弄人也是开玩笑、不拿同事的缺点或不足开玩笑等。这是颇有道理的。那种不分场合、不分时间,通过愚弄别人来达到娱乐自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恶作剧。
总之,开玩笑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把握。在享受玩笑带来的乐趣时,要时刻牢记适度原则,尊重他人的感受,注意场合与分寸。只有这样,才能让玩笑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